【金融海嘯震兩岸】金融海嘯加上年近歲晚,越來越多內地企業欠薪倒閉。廣東省當局為防港商欠薪「走佬」,計劃建立粵、港、澳協作執法機制,並考慮在香港報刊公佈無良港商身份,逼他們回內地解決欠薪問題。有內地港商認為措施「靠嚇」,更質疑會否侵犯人權。
廣東省勞動保障廳前日表示,為積極應付金融危機,元旦和春節期間會加強預防及查處省內企業欠薪行為,並由上月22日至本月22日,在全省展開企業工資支付情況檢查行動。
重點針對建築業、勞動密集型和外向型企業,以及曾經發生違反勞保行為和近期列入欠薪重點監控的企業進行檢查,嚴打欠薪。
監控銀行出糧系統
面對倒閉潮,廣東省有關部門正研究建立粵、港、澳協作執法機制,對在省內欠薪走佬的港澳商人作出制裁,包括通過港澳報刊等公佈其身份,或委託港澳勞工執法機構送達法律文書,督促欠薪走佬的港澳商人盡快回內地解決欠薪和接受當局處理。
為防止企業倒閉引發工潮和抗議事件,廣東勞動部門將嚴格執行即時報告制度和欠薪報告制度,及時發現可能倒閉的企業。當局又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出口外向型企業,通過銀行出糧系統監控有關公司是否準時出糧,或出現違規行為。
去年廣東據報約有一萬間港資廠倒閉,其中如合俊玩具廠等,被指拖欠工資和貨款是「早有預謀,屬惡意欠薪和騙貨騙款行為。」
而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前日公佈的《綜合競爭力報告》亦顯示,廣東雖然經濟總產量仍是全國第一,但長期發展後勁有下降趨勢。有民眾更在網上貼出倒閉潮下的「珠三角現狀實錄」,顯示東莞鳳崗鎮一個工業區大批工廠及店舖倒閉,被貼上封條後的蕭條景象。
新例被指侵犯人權
「靠嚇啫,執行有難度。」香港中小型企業國際交流投資協進會會長趙志雄表示,廣東當局以「在香港登報曝光」制裁欠薪走佬的港商,去年中已有傳聞,不過至今未有具體措施。
他指出,廣東當局就算來港登報也要符合香港法例,不能侵犯人權。他認為,被「上報」的港商至少要經內地法院定罪,「況且人哋有心走佬,你登報都未必追得番條數。」
趙又指出,內地倒閉潮中,欠薪走佬的港商只佔少數,「台商和內地個體戶仲多啦。」
廣東《信息時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