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偶爾傳出跟個別雷曼苦主和解的消息,根據政黨的經驗,年邁、沒投資經驗、有長期病患、具特殊經濟需要的苦主,較有機會和解收場。不過,63歲的蔡煥君婆婆,癌症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卻一直未得到銀行的「眷顧」,每次向中銀查詢,職員都推說要先等美國的法律訴訟完結,但蔡婆婆怕等不到這一天。
被誤導「滙豐執笠先會蝕」
蔡婆婆大半生在醫院做雜工,辛辛苦苦儲下52萬元「棺材本」。她是中銀香港存戶,沒投資經驗,未買過股票,多年來只把積蓄存入銀行做定期。去年12月,蔡婆婆在中銀筲箕灣分行職員極力游說下,將畢生積蓄,購入「奪魁迷你債券系列34」。她識字不多,連書寫自己的名字也很吃力:「職員冇提過雷曼,只係話滙豐、星展等銀行執笠先會蝕錢。」
今年5月,蔡婆婆的淋巴癌發作,入院接受化療。她10月份出院,到銀行「打簿」,發現沒有派息,向職員查詢,方驚覺雷曼爆煲。過去兩個月,蔡婆婆跟病魔搏鬥,又忙着向銀行追討,心力交瘁。「去到銀行,職員只係話要等美國打官司,未有得賠住,我都唔知等唔等到……」她接受化療無效,癌細胞在體內擴散。蔡婆婆自知「時日無多」,只寄望銀行能盡快給她一個答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