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輸出平價貨搶奪出口市場已不是新聞,但原來中國現在有更新的出口──農民。中國欠農地,非洲缺糧食,結果造就了農民輸出到非洲,反映中非的特殊關係。
劉建軍,在河北家鄉保定村的家中,穿上非洲傳統服飾,讓記者拍照,旁邊是已故中國領導人毛澤東鑲在相架的肖像。為甚麼替他拍照?因為他正是帶領農民出口到非洲的人。
被指殖民非洲
「非洲人懶惰一點,他們喜歡在樹上採野果,而不是去種植。」劉建軍說,但非洲有偌大的土地啊!1998年,時任河北保定市外貿局局長的他,前往非洲12國招商,結果發現非洲土地多,卻沒農務專家,以致常鬧饑荒,他心生一計,就是輸出中國農民到非洲務農。
「非洲土地之遼闊,遠超我們想像。在赤道幾內亞或科特廸瓦,種田根本不要納租。你說1,000公頃,就給1,000公頃!你說10,000公頃,就給你10,000公頃!租用年期可達99年!因為那些地橫豎都是閒着。」非洲有地,中國有農民,一拍即合,時至今天,在扎根非洲的75萬中國人中,不少是農民。劉建軍說,過去幾年,河北保定已有10,000農民到了非洲18國。
中國農民在尼日利亞、肯亞、蘇丹和贊比亞各國,建成一條又一條的農村,起名「保定村」,意思是保護及安定。在非洲的「保定村」,有的僅400人,有的多達2,000人,至少有28條。
中國是非洲石油和資源最大輸入國,現在終於出動農民人海戰術為非洲種糧,但種出來的糧當然又可運返中國。那麼中國在殖民非洲嗎?劉建軍不認同:「我們和非洲人民向來有文化交流,不少中國男人喜歡非洲女人,認為她們漂亮,何況我們為他們帶來種子和技術,不是槍炮呢!」
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