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島愛自殺,香港也天昏地暗,因為四十歲以下的港男,都看飯島愛的AV成長。飯島愛不但為港男提供了性教育,而且港男以後要求他們的妻子、女友、妓女、北姑,也照着飯島愛在AV展示的姿式來做,飯島愛也影響了港女的體位和品味。
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和「性身份認同」崩陷了一半,飯島愛之死,是為「港喪」。
我的一些朋友,都在家中為飯島愛開追悼會,點燃一根白燭,供奉着飯島愛穿着繃緊性感泳衣的遺像,在小小的靈堂,不斷播着飯島愛的影帶。有幾個書卷氣重的朋友,看完AV之後,重溫才女飯島愛生前的著作《柏拉圖式性愛》,大家在草蓆子上,盤膝夜話,一邊交流讀書心得,一邊喝着米酒,很有意義。
除了感謝飯島愛的指引,讀了這本書才知道古希臘有一個柏拉圖,燃起對西方哲學的興趣之外,大家還一致同意:飯島愛之死,死於明明是做AV女,還要讀書,而且讀西洋古典名著,人生識字,是憂患之始。
我嚴正指出:飯島愛之死,是死於「扮嘢」─做雞就是做雞,不可以也做知識份子而兼得。在這方面,日本的某大鄰國,許多性工作者也中了「飯島毒」─幾年前,不是說珠三角的北姑,手袋裏除了法國Chanel五號香水,還有一冊思想家余秋雨的著作嗎?
「女子無才便是德,孔子的話,應驗在飯島愛身上了。」中大中文系畢業的W君說。他準備與一群友好,倡議成立一個叫「飯島愛文化研究」的讀書會,邀請港台文化精英,一起互動。
追悼會開完了,大家去吃火鍋,當做解穢酒。肥牛、魷魚、鮑片、魚蛋,一古腦的往滾湯裏塞。飯島愛的影子,與我們同在。
「不如向日本領事館請願,叫日本領事為飯島愛設靈,供香港市民弔唁簽名,長龍一定由金鐘排到北角。」有人說。
然而,W君怕保釣份子會來踩場搗亂。「不會的,香港人愛飯島,多於愛什麼釣魚島,有人把悼飯島政治化,萬千AV迷,一定會跟滋事份子拼了,捍衞飯島愛在天之靈。」我反駁:「怕這怕那,你與政府的官僚一樣,保釣份子也是香港人,黑社會也有愛國的,保釣勇士也有愛飯島的,我有信心。」
一面滾着肥牛,一陣哄笑,卻覺得笑中有淚。我輕輕哼起了意大利盲歌手布契利的名曲《AveMaria》:別了,飯島愛,港男的一代聖母。大家一起哼着,心中有一股揮不去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