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鬧區的聖誕新年燈飾璀璨眩目,但我仍嚮往京都嵐山「花燈路」。今年第四回,冬季風物詩,吸引一百萬人悠閑欣賞。
從前,平安時代吧,只有貴族才年度驚艷。花燈都精緻、名貴:清水燒、石工藝、漆塗、磨丸太、銘竹……等露地行燈,即陶、木、石、竹所製。接近三千盞燈,綿延超過五公里散步路徑。今日你我亦可共享。
由於嵯峨、嵐山景點很多,包括大覺寺、二尊院、常寂光寺、落柿舍、大河內山莊、野宮神社……不能一一到過,既是花燈路,當然選一望無際之路,在冷冷月夜,懶懶散策,所以竹林小徑格外迷人,而長長的渡月橋燈火通明,不知通往那處幽玄幻境,令人欲語忘言。
各種燈籠或座地燈,配襯着各種鮮花,冬末影影綽綽,為迎接初春燃點希望。什麼《源氏物語》、《小倉百人一首》、《平家物語》、《向井去來》、《新古今集》……加上暖熱的綠茶,時空有點錯亂。我們很清楚,此際情懷只因為特別光影,避世釋然──回到血淋淋的現實,一切不再。
路,也有走完的一刻。
不想走完?別儍。下回吧,如果錯過了這個盛會,提醒你,來春京都東山花燈路2009,在三月十三至廿二日舉行,午後六時至九時三十分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