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星期已有作者介紹過村上春樹那本《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的新書。但作為村上春樹義無反顧的fans,作為一位喜歡長跑的文字工作者,我還是想再說說關於這本書的事。
村上春樹在以往的文集中斷斷續續的提到他甚麼時候開始長跑,參加過甚麼馬拉松比賽,怎樣看待長跑跟寫作的關係。但每一次他都是蜻蜓點水般輕輕觸及,教人看的不過癮。《關於跑步》這本書卻從頭到尾把跑步跟他的人生,跟他的寫作生涯扣緊,讓讀者對長跑與寫作有一個不一樣但有趣的視點。喜歡寫作的人該看,喜歡長跑的人該看,兩者都喜歡的人更是非看不可。
對村上春樹來說,作家的才華,可能是靠不住的東西,隨時會失靈或死火,反而專注力,持續力更加重要。一個有專注力及持續力的作家,例如可以每天三、四個小時集中精神認真執筆寫東西,他就可以把本身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可彌補才華上的不足。即使當不了大文豪,也可以成為一位產量、水準穩定的專業作家。
要培養專注力及持續力的話,還有甚麼比練習長跑,比在路上一個人孤獨的跑幾個小時更有效呢?不過,最有趣的還是村上參加長跑比賽的經歷,特別是那次長達一百公里的超級馬拉松。賽事在北海道薩羅馬湖進行。村上跑到五十五公里後開始力不從心。
「油沒了、螺絲鬆了、齒輪數不對。速度急速下降,被別的跑者一一往後面超過去,也被七十歲左右的小個子女跑者超過……身體各部分輪番交替,開始高聲喊痛。發生哀嚎,提出訴苦,緊急告狀,發出警告。」自己也跑過幾次四十二公里的全程馬拉松,村上說的症狀我跑到三十二公里左右已發生。他在五十多公里後才出現已算厲害。但痛成這個樣子還要再跑四十多公里。超級馬拉松果然是超級痛苦。
最後,他以十一小時四十二分鐘完成全程。對我來說,村上跑完超級馬拉松這個成就比他的小說得甚麼文學獎還要驕人。忽發奇想,好不好找一次試試超級馬拉松的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