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美標準的變遷 - 李純恩

選美標準的變遷 - 李純恩

「十二日CEO」對着選美佳麗一句「你嘅波係唔係真㗎」惹起一場性騷擾風波,可見今日之所謂選美,越選越粗鄙。
選美就是選美女,美女可有標準?今天你問人,一時未必答得出來。但在古時候,反而有清晰的指引。
中國古時候對美女,有些很具體的標準:「螓首、杏脣、犀齒、酥乳、遠山眉、秋波、芙蓉臉、雲鬢、玉笋、荑指、楊柳腰、步步蓮、不肥不瘦長短適宜。」
「螓首」即前額飽滿。「杏脣」則脣形小巧。「犀齒」是牙齒整齊潔白。「酥乳」酥滑軟膩,顧名思義,肯定不是「巖石胸」。「遠山眉」有畫意,眉形如遠山之色,淡而雋永。「秋波」則為眼神,會得流轉。「芙蓉臉」是臉上氣色,如芙蓉花開。「雲鬢」指頭髮素質,「玉笋」指手腳形狀。「荑指」為手指形狀,「荑」是茅草的嫩芽。「楊柳腰」不必細表。「步步蓮」乃走路姿態。
這些標準,在今天而言,有些可能不合時宜,但若一個女孩有上述綜合長相,肯定不難看,起碼有「古典美」,是很楚楚動人的。
古時候如評點女人的,都是有學問的男人,尤其是明清兩代的文人雅士。他們自然是青樓常客,但由衷欣賞美女,欣賞得多了便有心得,將心得總結出來,就是一套「選美標準」。
今天,是沒有人再做這種事情了。
今天,比如說○九年元旦,廣州搞一個「富豪相親會」,據說沒有身家過千萬的男人不得參加,結果二十五個「合資格」的男人,提出的相親條件之一,就是那女人要「大波」,「最好F級」。這就是今日中國中青年有錢一族的品味。所以,就不要怪那一個「十二日CEO」出言莽撞了,他也是一個潮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