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體重輕,但他畢竟是一條生命。」憑着這個信念,河南駐馬店市平興縣的周玉蘭婆婆,如母雞孵化小雞般用體溫暖活着出生僅重630克(約1.4磅)、如成人手掌般大小的早產男孫。讓他靠着嫲嫲溫暖的懷抱,在寒冷的家中安全度過了人生中的第十天,創下生命的奇迹。
本月18日,周玉蘭懷孕七個多月的媳婦突然下身大量出血,周立即把她送到縣婦幼保健院,最終剖腹產下一名男嬰。周說,男嬰出生體重630克,只有手掌般大,手臂和腿僅如成人的大拇指般粗。他當時的呼吸、心跳微弱,加上缺氧,孩子臉上、身上的皮膚呈青紫色。由於保健醫院設備有限,醫生建議她把男孫送往大醫院搶救。
放肚上如「母雞孵小雞」
周玉蘭於是讓兒子照顧搶救中的太太,自己帶着男孫到市區的解放軍第159醫院求診。醫生確定孩子缺氧,建議他立即住院治療,並讓她去交一萬多元(人民幣.下同)的住院按金,奈何周根本負擔不起這麼貴的醫療費,只好哭着抱男孫離開。
「當時,孫兒的呼吸和心跳都很不穩定,我就先吸一口氣在他小嘴裏和鼻子旁慢慢地吹給他,沒想到,這種土方法還真有作用,小孫兒竟能慢慢地自己呼吸了。」周玉蘭說,市區近日最低氣溫只有攝氏零下幾度,孩子體溫低,她就把他放在自己肚子上,「像母雞孵小雞一樣,一直抱了一個多星期,才敢用小棉毯和棉被包裹他,然後再擱懷裏摟緊他。」就這樣,周用她的體溫支撐着男孫安全捱過了10天。由於孫兒的嘴小,她只好用注射器1毫升1毫升地把奶送入他的口中,餵一次奶花一個小時,「孫兒命真大,現在竟然也慢慢地會吮奶了,他現在一次能吮5毫升奶了。」男孫現已學懂吮奶,令周感到無比欣慰。
前日,許多鄰居到周玉蘭家看望。「他們家太可憐了,這麼小的孩子沒錢治療,還有一個大出血的媳婦躺在家裏……」一名村民拿着100元塞到周家床頭流着淚說。當天,村民們給周捐了近千元。不過,周仍很擔心男孫的情況,因醫生曾說,體重低於750克的嬰兒要存活下來極不易,自主呼吸、自然餵養、抗感染、大腦發育每個關卡都難過,「現在沒錢送到大醫院治療,家裏冷,連給孩子換尿布都怕凍着孩子,怕他受到感染。」
河南《東方今報》
專家之言:體重達原來4倍才能出院
「這是一個很大的奇迹!」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副教授韓錦倫對記者表示,早產袖珍嬰兒身體各系統未發育完全,未能自主呼吸、進食和控制體溫,亦容易受感染,死亡率極高。周玉蘭婆婆的早產孫兒只有約1.4磅,又沒有留院治療,只由她一人照顧,可以存活10天實在十分難得。
韓教授稱,早產嬰兒一般需要在深切治療病房留醫,待他體重達到原來體重的四倍才能出院。以周婆婆的孫兒為例,他需要達到約5.6磅才可以出院。而早產嬰兒留院期間需要住在保暖箱,而且要由多名醫生、護士24小時輪流照顧,定時檢查他們的呼吸系統和心臟功能等、還要留意他們飲奶的情況,有否受感染、貧血、腦出血等,「外行人沒有可能做得到。」
本報記者
網民有話說
「看着讓人心痛。連解放軍醫院也是見錢眼開了,天啊!這個社會還有希望嗎?」
──ip:122.198
「希望小東西以後能健康成長,不忘奶奶再次給予的恩情!」
──「luckcao」
「現在沒有多餘的錢了,我心中默默的為周大娘一家祈禱,祝她們一家早日過上幸福生活!」
──龍崗網友
「這樣的社會讓人無語!」
──ip:60.190
「我們不需要GDP排世界第一!我們只需要全中國的百姓在生病的時候能治病!」
──ip:218.57
「這難道不是對目前社會的一種諷刺嗎?!我們民生的問題不是天天在提倡改善嗎?!」
──ip:6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