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家庭普遍使用仿瓷餐具,內地仿瓷產品出現安全問題,令人困擾。原來只要反覆以沸水加熱測試,便可分辨仿瓷餐具是否含有有害物質。國家食品包裝協會及北京凱發環保技術諮詢中心,就是使用多次沸水加熱的方法,令劣質仿瓷餐具釋出刺鼻的甲醛氣味、脫色、甚至裂開,顯示未能達到耐熱的標準。
含脲醛樹脂者釋異味
仿瓷餐具的耐熱測試方法簡單,但需要較長的實驗時間。
測試人員先將樣本餐具放入100℃的沸水中煮30分鐘,其間需保持在「大滾」狀態,然後撈出樣本以室溫冷卻30分鐘,接着放到沸水再煮30分鐘,同一過程需重複四次。如果屬於可以耐熱的合格仿瓷產品,經反覆加熱,仍可保持完好的外觀;但若含有脲醛樹脂,反覆以沸水煮後,樣本便會出現裂紋、變形及脫色發白現象,並會釋出刺鼻及令人流眼水的難聞氣味,該測試更發現部份樣本是全用脲醛樹脂製成,故測試時釋出非常濃烈的異味。
利用磁共振技術測試
另外,為了確定仿瓷餐具樣本的成份,測試人員又採用了先進的核磁共振技術,分析其中15個樣本,結果發現只有三個樣本是用純三聚氰胺樹脂製造,其他樣本均混入了不同程度的脲醛樹脂。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