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赤麂墮引水道<br>漁護署捉走 餵食後放生

年幼赤麂墮引水道
漁護署捉走 餵食後放生

【本報訊】一頭年幼赤麂昨晨疑覓食時誤墮荃灣下花山一條5呎深的引水道,消防員接報到場將牠趕入引水道的分支,再走上草叢。但漁護署人員為恐牠再度失足,花近一個半小時將牠捉住帶往管理站,由於牠受野生動物條例保護,稍後已將赤麂放生。

身軀細小如小狗

被困的赤麂只有兩呎長、1呎高,身軀細小如同一隻小狗;牠全身濕透不停顫抖。昨晨8時45分,有市民行經下花山發現赤麂跌在引水道內,牠曾嘗試爬上地面,但不夠力氣終失敗,市民於是致電報警。
消防員率先到場,發現引水道中間有分支洞口,於是連趕帶推將赤麂趕入去,讓牠穿過洞管走上草叢。稍後漁護署人員到場見狀,擔心赤麂受驚下又再失足墮下引水道,於是用網捉拿,再用白布包裹帶走,準備檢驗後帶到樹林放生。事件擾攘一個半小時,其間天生膽小的赤麂不斷掙扎,發出如狗吠的叫聲。

赤麂膚色呈紅棕

漁護署發言人稱,該赤麂屬雄性,不足一歲,事後被帶往南生圍漁護署管理站餵以食水和食物,觀察了一陣便將牠放生,重回原野。
赤麂是本港現時唯一的鹿類品種,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昔日在本港出沒的赤麂常被誤會是黃麖,其實兩者相似但屬不同品種,黃麖體形較小,膚色由黃色至棕色都有,赤麂則較大,一般呈紅棕色。赤麂四肢細長,雄性長有兩支大的角柄,雌性無角。此外,雄性赤麂長有突出上顎的犬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