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吳君麗 - 邁克

不及吳君麗 - 邁克

手頭一張數年前隨英國音樂雜誌《Mojo》附送的另類聖誕碟,斬釘截鐵叫《憂鬱聖誕》,收錄了幾首灰到不能的攞景歌,其中有舊有新,包括《誰把快樂抽離聖誕》、《聖誕老人忘記的小男孩》、《只是寂寞的聖誕》和《在冷洌的嚴冬》,單單看名字也立即教人萌起燒炭衝動。然而它們充其量傷春悲秋,觸景感懷身世,說到底沒有什麼大不了──孤家寡人過節,再慘也不外越劇《紅樓夢》黛玉葬花的引子,要不是有普天同慶的「看不盡滿眼春色富貴花,說不完滿嘴獻媚奉承話」烘托,日子可以如常過。最慘絕人寰的是《CoraJones》,講九四年美國威斯康辛州被擄後姦殺的十二歲女童,真人真事瘡疤猶鮮,雖然民謠有為民請命的傳統,委實太血淋淋,重得淚盈歌后成世人積埋積埋的「目屎」也不能盛載。
前兩天看奇連伊士活導演的《換命謊言》,不期然記起這首不敢細聽的歌──故事有點相近,不過受害人不是一個小女孩,而是二十個小男孩。劇本編得很聰明,戲份集中在失子媽媽的角色,寫無良警長如何大蝦細,從而揭露政客的殘酷污糟。我一向激烈「反伊」,慳得過不會自投羅網買票看他執導或主演的電影,這次入場完全是畀面安祖蓮娜祖莉。結果出乎意料,她太刻意用力的演出相當令人失望,榨取眼淚的手勢甚至不及全盛期的吳君麗純熟,戲卻有紋有路,弱勢族群於大白男人社會受的壓迫,拍得尤其深入淺出。同樣由一宗真實悲劇出發,它不但比《CoraJones》積極,並且具道德教化意義──伊士活的註冊商標,從來不是我那杯茶,但這回無可否認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