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統計局昨公佈最後一個宏觀經濟數據,1至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僅升4.9%,國企、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利潤均出現倒退,前者跌14.5%;後者跌3.1%,幸股份制企業利潤升11.4%,抵銷負面影響。在政策與數據真空期,以及外圍主要股市休市下,滬深股市五連跌,滬綜指雖收1851,勉強重返重要支持位1850以上,卻創出六星期最低收市水平。
周小川促撐內需
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金融海嘯及宏調過度雙重打擊,9至11月大部分企業利潤均現倒退(見表)。即使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前日再度要求央企大股東,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支持上市公司回購,促進股市平穩健康發展,但市場已看穿央企也手緊,無力「應召」大舉入市。
就算人行行長周小川長篇大論說,政府應採取更全面政策,支持消費內需,加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透露,國家物資儲備局25日決定按每噸1.235萬元(人民幣.下同)價格、較前日上海下月期鋁高7.8%,向七家公司收購29萬噸電解鋁作儲備,其中中鋁(2600)佔15萬噸,但鋁股鋁價、銅股銅價全無反應。下月期鋁昨跌2.49%,下月期銅更創出5年低位,跌2.2%。只有寶鋼因表示明年2月大部份鋼材價格每噸微升100至450元,股價才微升。
滬綜指五連跌
此外,滬綜指周二擊穿50日平均線後,領漲板塊如地產、基建、重組概念、上海本地、中小板,以至重磅藍籌人氣凝聚力漸散,滬綜指昨一度低見1840,午市成交明顯增大,滬綜指收1851跌不足1點;深綜指收569跌3點,只有本次反彈指標──中小板綜指連續兩日逆市升0.88%收2728。兩市成交縮減至574億元。
信達證券策略分析師馬佳穎及興業證券分析師陳廣浪均認為,以成交量計,過去一輪反彈,交投不比牛市時低,但本周技術破位後,炒反彈者已撤資,08年餘下三個交易日應以窄幅波動整固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