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難撈,就算金融海嘯冚埋嚟,香港哋啲舖租仍然貴到令小老闆做埋都唔夠交租。喺中環威靈頓街屹立成30年嘅「蛇竇」樂香園咖啡室,亦頂唔順業主狂加租,被迫搬竇,做埋後日(29號)就同班茶客暫別。一班喺蛇竇飲開茶食慣批嘅蛇王蛇后自然失落,但老闆話已經喺附近物色緊新竇,希望農曆年後,馳名嘅雞批、什批、菠蘿包同咖啡奶茶,又會喺新蛇竇重現。
舊址喺畢打行後巷
蛇竇可以話係中環一個icon,係資本主義亞洲金融中心營營役役嘅打工仔女一個偷閒(懶)加油站。講番蛇竇呢個朵嘅由來,其實有段古,80歲高齡嘅老闆鄺悅勝同八方講,呢個名已有60年歷史。鄺伯話未搬上威靈頓街之前,樂香園係現今畢打行後門一條巷仔嘅咖啡檔,嗰陣嘅茶客除咗中環返工嘅白領,仲有附近郵局、電話同電燈公司嘅職員,加上檔口縮咗入條巷仔,喺裏面蛇番幾個字飲杯茶都神不知鬼不覺,蛇竇個名就不脛而走,知名度仲高過樂香園個正名。
鄺伯原本唔係蛇竇東主,以前做咖啡茶葉批發嘅佢,一直供貨畀樂香園,直至92年先頂手嚟做。蛇竇咁多年嚟有唔少達官貴人幫襯,好似民政事務局前局長肥平,就試過喺閣樓包廳開會;行會前成員周梁又成日叫人嚟買外賣;下晝又會成日收到政府總部嘅外賣柯打。
捱唔住大加租壓力
蛇竇喺中環幾十年,見證住呢個心臟地帶嘅起落,𠵱家要暫別點都有啲唔捨得。鄺伯自己住中環,未天光就起身準備早市,呢幾年夜晚做埋打冷,啲仔同新抱又喺舖頭幫手,學佢話齋佢嘅家庭生活就喺蛇竇度過。其實業主半年前已經同佢傾新租約,租金由𠵱家每月12.8萬大幅加到36萬,真係唔知一日要賣幾多個批、幾多杯茶先夠交租。業主已經同人簽咗新租約,聽講會變做時裝店。
對中環友嚟講,蛇竇係集體回憶,茶客收到消息紛紛湧嚟緬懷一番,仲要帶埋相機影相留念。個個都好心急問老闆新竇口開喺邊度,太子爺惟有叫大家留低個聯絡電郵,淨係啲客嘅聯絡都寫咗成叠紙。老闆話,總之不見不散,有消息就通知大家喎。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