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與馬克思 - 盧峯

狄更斯與馬克思 - 盧峯

據說,英國文豪狄更斯(CharlesDickens)的名著《聖誕頌歌》(AChristmasCarol)成了今年聖誕節的熱門書籍。不少雜誌、報章有專題介紹,很多讀者特意到書局買這本小書回家,重溫孤寒財主史高治(Scrooge)的故事。
一場金融海嘯掃走十年的富貴浮華夢後,大家想重找生活的意義,想為災後的生活重新定位,想在聖誕節來一碗心靈雞湯,AChristmasCarol的確是很好的選擇。
唸中學的時候為了應付每周的讀書報告習作匆匆把書看過一回,只是印象不深,只記得史高治是個討人厭的傢伙。直到後來兒子迷上廸士尼卡通版的AChristmasCarol,每年聖誕節都要看好幾次,才總算記住了故事的大概內容。近幾年兒子還把我說成是史高治手底下那個只懂伏在枱上拚命抄寫的「米奇」。
卡通版的AChristmasCarol當然不像狄更斯原著那樣有層次,有深度,有豐富的敍事手法。但它保住了書的主要訊息,至少讓小孩看到眼中只有金錢財富的人其實滿身枷鎖,其實失落了愛情、親情、友情,其實只有孤家寡人,到頭來甚麼也沒有。對小孩來說,這可是很有意義的家庭教育。
其實除了狄更斯的AChristmasCarol外,這個金融海嘯下的聖誕節另一本該重溫的書是馬克思、恩格斯合寫的《共產黨宣言》。這本一百六十年前寫的小書早已清楚的說出資本主義體系的致命弱點是它的自毀傾向。動盪與危機根本不是某個人、某個政府的失誤所致,而是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本質。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意味大量生產力及財富被毀掉,都可能令整個體系崩潰。而每一次危機,都逼使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採取比前一次更激進、更猛烈的對策來維持體制不致土崩瓦解。三十年代羅斯福的新政就是前所未有的創舉,就大幅改變了美國社會的結構。今次金融海嘯中,各國政府及央行同樣被迫出盡奇招、猛招救市,令社會及整個資本主義體系面對另一次巨變。
看到這些周而復始及不斷擴大的經濟危機,不能不感到馬克思、恩格斯真的有先見之明,他倆真的看透了資本主義的毛病。可惜的是,他倆懂得斷症卻不懂治病,開出的藥方錯了,救不了世界。但他倆寫的這本小書還是很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