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雲吞麵 百家故事

一碗雲吞麵 百家故事

上星期,政務司長唐英年帶隊上演一幕真人show,拖男帶女到銅鑼灣消費六千大元,推銷「促消費、保就業」大行動。大嗱嗱六千大元對司長來說可能猶如散紙,但亦等於不少普羅市民的月薪!消費一碗$27雲吞麵,背後養活多少基層市民的故事,高高在上的司長未必想像得到,這次小記冒昧幫司長做research,了解一下一碗雲吞麵背後養活多少人。

記者:王震遠
攝影:梁細權

車胎人愛雲吞

一個晴朗的星期六早上,政務司長唐英年帶同一行7人踩入銅鑼灣,首站先到池記醫肚,選擇品嚐雲吞麵,全因雲吞麵屬香江經典美食,還重提當年沙士提出過的菠蘿包比喻,其間不忘提醒市民,吃一碗雲吞麵會幫助帶動製造、物流、餐飲等等行業的經濟活動,最後還做東埋單盛惠$466。把一碗雲吞麵說到那麼宏觀的經濟理論,小記真消化不下,深奧理論簡單一點說係咪想話,單是一碗雲吞麵已直接令店內員工受惠、保住份工,由樓面、收銀、洗碗到大廚,統統都靠由辛勞來換取的薪酬,養活了他們的家庭。池記能成為一家高質素的麵家,還列入車胎人之列,背後一班默默耕耘的功臣可謂功不可沒。

■司長食雲吞麵都食得高姿態過人。

十分鐘滿座

這次榮幸給司長點中的池記,剛登上《米芝蓮》之列,因炮製出色雲吞麵而聞名。探訪當日的早上,親身見證開門,果然不消十分鐘已全店滿座,而且大部份還是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池記可謂馳名海外。經常大排長龍的池記,裝潢得有時代感而帶點古典味,環境舒適整潔。說到池記招牌菜雲吞麵,特別之處它的雲吞,不像其他店舖般混入豬肉在雲吞裏當餡料,所以份外爽口;而且麵底亦由指定供應商,配以秘方生產,入口爽身。也不得不提湯底,每日以豬骨、蝦角和魚骨熬製,難怪入口份外鮮甜。

1莊師傅(大廚)
給一家四口溫飽

莊師傅是銅鑼灣分店的大廚。本為福建人的他,85年定居香港時,對煮麵毫無認識,想學一門手藝傍身,有感當時飲食業的興起,深信此行業「有前途」,一煮便煮了23年。莊師傅靠做這份工供養一家四口,由孤家寡人至成家立室,再生了兩個孩子,直到現在他們都長大了。但莊師傅仍然每日工作十小時,返早更的日子,晚上便馬上回家陪屋企人,一天辛勞也因而消減。

莊師傅即席示範包雲吞,心得就是撥餡料的手勢,他說要好像一個人不斷向上爬似的。果然一粒雲吞也有它的哲學。

2陳梅芬(樓面)
為兒子賺學費

阿芬在池記當樓面差不多十年,一邊工作一邊照顧一對兒子。全靠這份工,負擔起兒子修讀IVE的學費。問到阿芬每晚都要返工,豈不是無人給一對兒子煮晚飯?幸好她的先生當晚更保安,有時由他負責煮飯,令她可以安心工作。現在孩子長大了,懂事的兒子,也有勸媽媽退休,別那麼辛苦。但阿芬仍想幫補一下家庭的負擔,所以現在她由長工轉為兼職繼續打工,同時又可以多些時間打理家務。

3林肖英(店長)
供大女出國讀書

訪問林小姐時,在旁的盧經理對她讚不絕口,大讚她勤奮和盡責。原來林小姐初到池記時,只是兼職,原為家庭主婦的她,起初對樓面工作一無所知。當年她既要做家務及照顧一對年幼子女,每晚煮過飯給他們吃,便要趕返工,兩邊兼顧忙碌,令她身心俱疲。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現在已當上了店長。但最開心還是見到子女長大了,大女往澳洲讀書,能夠負擔起昂貴的學費和生活費,還真全靠這份「雲吞麵」的工作。

4游水海中蝦雲吞$42

每日師傅都在街市搜羅新鮮本地蝦做雲吞餡料,每粒雲吞約四至五錢重。蝦肉爽口,味鮮甜。店舖為保持質量,每日只會限售20份。

招牌鮮蝦雲吞麵$27

入選車胎人之列,連司長都特地走來吃池記的招牌雲吞麵,每隻雲吞都由師傅每朝即包,選用印尼的蝦作餡料,配以由蝦角和魚骨等熬製的湯底。蝦肉口感很彈牙而味鮮,湯底帶蝦香味。

食客話

■洪先生:「我們從北京來的,第一次來這裏,真好吃!」

■馬小姐:「我很喜歡這裏的辣椒醬,很適合北京人口味。」

池記(28908616)
銅鑼灣波斯富街84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