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你食 - 鄧達智

餵你食 - 鄧達智

走在切拉子街頭,向你打招呼甚至邀請合照者眾,途徑老式麵包店等候新鮮扁餅(伊朗著名flatbread合台島阿扁用),披上黑色長巾chador師奶群見你陌生不時送上一大塊麵餅,大家嘻哈一場特別融洽。
論建築宏偉,伊斯法罕Imam廣場及Imam寺舉世無雙。但切拉子二百多年前短命Zand皇朝KarimKhan蓋的宮殿Arg-eKarimKhan,單浴池及彩色琉璃便讓人停下看上半天。他蓋建的Vakil清真寺亦華美不凡;去的那天寺內幾乎無人,樂得一步一細看,末了走出似西西里人青年邀共合照,交談下來電機工程學生佩曼提議一起午餐。當晚他父親模罕密德急不及待邀請到他們家品嘗道地小食與鄉下葡萄園種出果子自釀紅酒。
捧着一盒餅食登堂入室,一直以為回教與我們相距遠;在家中除下頭紗,女主人新潮時尚,兩夫婦三個兒子熱情燃燒逐步轉旺。
次天佩曼駛車載我到大流士大帝宮殿遺址柏斯佩里斯(Persepolis)。第四天深夜飛伊斯法罕;模罕密德一家共我到當地比較著名的酒店午餐,飯後三子陪伴走遍市內仍未去的宮殿墓園再請回家喝酒。
這場臨別秋波,酒喝得不少,零食吃得甚多,還有一家五口又彈琴又唱歌,熱情得腦脹……要我唱些中文歌,平素上K寥寥;知道的歌多,背得出口:月光光、陪着你走、每一個晚上、似水流年、人似浪花……還是半首左右,心中老想唱不如不見、紅豆、聽海……不過還是藏拙的好。他們一家唱家班,二十一歲老二安曼較沉默卻彈得一手好結他及波斯古琴。任誰人經歷香港表面冷漠經年也不可能不動容。
他們見面及再見比歐洲人吻兩頰多一回,吻三遍自己也在行,但吃點心時,主人用手拈起一小撮餵上嘴唇猶如他餵小弟弟老三十二歲修曼;這上下自己着實有點不慣,平常與人再親密也去不到這般田地,除了感激只好半推半就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