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伊朗,有關伊朗人的熱情故事倒聽過好幾則,不外乎在街上碰到先打招呼然後交談,再而拉手到茶館餐廳喝茶吃飯,繼而回家會見鄉親父老。美國人眼中的「邪惡軸心」國民一般濃眉鷹目(標準,相連粗粗一字眉從左耳到右耳足足七、八吋)傳聞加我們掌相八卦,非奸即盜,邀請到他們家?隨便蒙汗藥一迷,甚麼家當甚至「貞操」容乜易一概奉上?(不合眼緣叫貞操,合眼緣叫兩情相悅。)
事實自己過去旅程出現雷同熱鬧經驗頗眾;以熱情著名的國度: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摩洛哥、荷蘭……不太熱情的土地:美國、德國、法國、日本……欠下萍水相逢人間溫暖數長。
伊朗人的熱情分地區,一千二百萬人口大都會首都德黑蘭,居民每天面對比北京不遑多讓塞車及空氣污染已經頭痛,何來心境熱情?但禮貌及笑容仍然豐富,小孩的心最直接,是丹鳳眼扁平面遠方來客都笑着喊哈囉!你好嗎?Konichiwa……
第三大城市Esfahan以「半個世界」Imam廣場伊斯蘭建築馳名,伊斯法罕市面旺,雖然點頭打招呼人多,人與人間距離總感受到。中部偏南亦為省府大城Shiraz(切拉子)人口不少,以古建築、花園及詩人馳名(伊朗自古波斯對詩歌偏愛對詩人尊崇與當地人平常一席話容易感受到;跟中國人普通交往可有人隨便跟你聊起卞之琳、納蘭性德、柳永……?)
切拉子人有一份地域性自豪,一度盛產著名Shiraz葡萄酒的子民稱自己Shirazee,自覺比伊朗別處優雅、高尚。事實亦也如是,街上警察與軍人比較少,市面較輕鬆,風景秀麗,松樹柏樹遍植,城四周靠山,不是伊斯法罕及德黑蘭三、四千多米高崇山雪嶺,而是比較婉約的丘陵(地處高原,海拔一千八百米不爬山未感受它的高)。世上逢丘陵之城必婉約:翡冷翠與吐斯干納一帶、愛丁堡、三藩市。地與人同,切拉子人確實悠閒、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