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位於天水圍北的天秀路公園日前全面啓用,家長紛紛帶同孩子試玩簇新的遊樂場設施,長者也樂得在寬敞的活動廣場耍太極,足球健將更可在區內首個七人足球場大顯身手。不過,歡樂背後隱藏危機,有居民投訴設於公園中心、長達數十米的水景設施缺乏安全保護,容易釀成墮池意外,儼然小孩死亡陷阱。
記者:王智君
天秀路公園佔地3.98公頃,為區內第二大的休憩用地。公園由05年8月開始動工,當中的七人足球場及四個籃球場分別於06及07年率先投入服務。公園的第三期工程早前終於竣工,並全面開放給市民使用。
公園內設施多化元,除了在較早前已投入服務的足球場及籃球場,最新開放的設施包括:排球場、兒童遊樂場、長者健身站及卵石路步行徑等。這些設施均以公園中心一條長達數十米的水景連繫起來。康文署元朗區康樂事務經理馮葉德齡指出,由於天秀路公園的毗鄰便是濕地公園,故此設計人員將濕地公園「水」的元素伸延至公園內,既能增強區內設施的統一性,又可配合公園「天水一色」的主題。
水深至11吋
水景設施的水深雖然只有6至11吋,但有居民投訴,水景旁沒有設置圍欄等安全保護,相當危險。居民喬太便曾經目擊兩宗墮池意外,「我見過兩個小朋友唔留神,跑吓跑吓就跌咗落水!」她建議在水景鋪設透明膠板,以防小孩誤墮池中。
兒子只有5歲的居民曾先生表示,「呢個年紀嘅小朋友最好奇,成日都見好多細路喺池邊玩水,叫又唔聽,分分鐘唔覺咪跌落去囉!」對於康文署指會在水景範圍外加設美化盆景,以分隔遊人,曾先生認為成效不大,「年紀大少少嘅細路,一腳就踢佢(盆景)落水啦!」
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表示,即使水深只有3吋,也足以令小兒溺斃,「水深多少完全冇關係。」他指本港曾發生多宗兒童遇溺意外,試過有小童在只有四分之一水的水桶內溺死,「如果水池旁邊冇欄杆分隔,家長就唔好畀小童走近。」
康文署發言人稱,除了在水景外圍加設盆栽,又會在水景旁豎立告示,並安排至少兩名護衞員看守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