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破冰登陸」,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進行歷史性會晤,象徵國共兩黨50多年來恩怨的終結。大陸隨即宣佈向台灣贈送一對大熊貓,次年1月大陸即遴選出這對團團、圓圓,但因執政民進黨阻撓,包括質疑大陸送熊貓有統戰意味等,大熊貓赴台一直未能成行。
斥大陸為統戰贈送熊貓
今年5月台灣變天,馬英九當選總統,國民黨執政,政治阻力排除,現年4歲多的團團、圓圓終獲赴台定居。但有島內人士指,中共一貫利用大熊貓作為對外統戰外交工具,即便早已宣稱不再對外贈送,並且已經商業化出租大熊貓給外國研究收費,但並不妨礙北京在需要時,再將大熊貓作為政治工具使用。
中共建政近60年,大熊貓曾充當「友好使者」為中共的外交作出貢獻,最著名的「熊貓外交」是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中方宣佈贈送一對大熊貓給美方,當年4月26日大熊貓運抵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時,上萬美國民眾冒雨迎接,開館首個月參觀者多達100萬。
從50年代開始,中國將大熊貓作為國禮,贈給友好國或希望與之建立關係的國家,先後有前蘇聯、北韓、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九個國家接受過來自中國24隻大熊貓。1982年,鑑於大熊貓數量急劇減少,中國停止向外國贈送的做法。1984年,中國改革開放,大熊貓也「與時俱進」,摘下「友好大使」面具,換上「商務參贊」頭銜,中方向外國動物園出租大熊貓賺取租金。但在國際環保組織等的壓力下,中方停止商業租借,代之以「合作研究」輸出,通常為期10年,平均每隻大熊貓年租金是50萬美元。
但凡事也有例外,北京1999年首次贈送香港一對大熊貓安安和佳佳外,後來亦贈多對熊貓盈盈和樂樂給香港。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