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人會飲酒慶祝佳節,但應避免因豪飲而導致急性酒精中毒。屯門酗酒診療所顧問醫生林明警告,沒有飲酒習慣的人,突然大量飲酒,或飲用酒精濃度極高的飲品,隨時會因酒精中毒,導致呼吸停頓、窒息死亡;即使酒精未到危險水平,也有可能因情緒波動而行為不檢。
記者:梁瑞琼
今年30歲的阿勝,酒齡長達10年,每逢節日及假期他都會與友人豪飲,經常飲至酩酊大醉,曾試過翌日醒來時,短暫忘記如何回家,平日則每星期飲酒兩至三次,「都係飲啤酒,半打唔醉飲夠一打,要醉先開心。」長期酗酒令他心跳加速及手震、無心工作及失去女朋友。
阿勝曾因酒後駕駛被捕,最近更醉酒後襲警。他表示,當時記憶十分模糊,只記得有警察向他走過來,友人指他向警員吐口水,在法庭認罪後,獲轉介至屯門酗酒診療所戒酒,始發現肝臟出現問題,「酒精好似毒品,你以為控制到佢,但其實係酒精控制你,仲會令你做錯嘢,影響埋人哋。」
林明表示長期酗酒會影響健康,例如增加肝硬化風險;但沒有飲酒習慣的市民,突然飲用大量酒精,也可引致急性酒精中毒、胃炎及肝炎等。若每100毫升血液含400至500毫克酒精,即可令人失去意識昏迷,更會因中樞神經系統受抑制,令呼吸停頓死亡;而低酒精濃度也會令人專注力及判斷力下降,隨着酒精濃度越高,情緒便越波動,令人做出失控行為。
飲酒面紅 分解速度慢
一般人飲酒後均會出現心跳加速、面紅、體溫下降及胃酸增加等反應,林明指,酒精在人體會先分解成乙醛,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及水,然後排出體外。乙醛可引致面紅及心跳加速,若酒後立即面紅,反映其分解酒精速度較慢,他指這類人出現急性酒精中毒的風險反而較低,「因為飲少少塊面就紅,知道自己到頂,唔會再飲,反而冇乜症狀嗰啲人,容易越飲越多。」男士而言,每周飲用約15罐350毫升的啤酒已達極限,女士的上限則約八罐半。
林明又指,酒類飲品酒精含量有別,酒量因人而異,現時仍未有藥物或有效方法可加快酒精分解,故建議市民應定下飲用份量,並先進食,再慢慢飲酒,以減慢酒精吸收,感到心跳加速便應停止,避免急性酒精中毒。
酒精含量與建議份量
酒類:一般啤酒
酒精成份:5%
建議男士每周飲用上限(毫升):5,250
建議女士每周飲用上限(毫升):3,000
酒類:紅/白酒
酒精成份:10%
建議男士每周飲用上限(毫升):2,100
建議女士每周飲用上限(毫升):1,200
酒類:雙蒸
酒精成份:30%
建議男士每周飲用上限(毫升):700
建議女士每周飲用上限(毫升):400
酒類:白蘭地
酒精成份:40%
建議男士每周飲用上限(毫升):525
建議女士每周飲用上限(毫升):300
註:若其中一種酒類已達飲用份量上限,就不應再飲其他酒
資料來源:屯門酗酒診療所顧問醫生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