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樓市滑坡所掀起的信貸風暴影響,全球金融體系過去一年多時間風雨飄搖,損失慘重;百年老店雷曼兄弟失救,更在全球引發金融海嘯,美國五大投行不是倒閉便是被吞併,又或者轉型成為傳統銀行,短短一年時間,整個華爾街已變得面目全非。
花旗獲政府注資後,美國財長保爾森曾預言不會再有大型金融機構倒閉,但當金融市場看來已趨於穩定,令投資者稍感安心之際,上周五卻又傳來標普一次過把12家歐美金融機構的評級或前景展望調低的消息,所持理由是經濟放緩深化,令行業風險增加。近日股價顯著受壓的滙控(005),雖然AA評級得以維持,但前景展望卻由「穩定」降至「負面」,而兩家已申請轉型為傳統控股銀行的高盛和大摩,亦赫然榜上有名。
另外,保爾森亦推翻之前指毋須動用「頭痕資產拯救基金」(TARP)未提取部份的說法,表示會尋求國會批出餘下的3500億美元(下同),用來穩定金融體系,消息亦重燃投資者對金融體系面對的困境是否已雨過天青的質疑。
本欄的忠實擁躉必然知道,早於去年初滙控自行引爆要為次按資產撇賬之時,筆者已提出按揭及信貸危機極有可能會成為無底深潭,呼籲大家切不可對危機掉以輕心,其後又指次按風暴會分從縱橫兩線燃燒──直線燒至次優質(Alt-A)甚至優質(Prime)按揭,橫線則會波及信用卡、學生貸款及商廈按揭等。
危機是已告一段落,抑或仍有深化機會,相信有留意事態發展的讀者心中有數,不用筆者喋喋了。
首要穩定樓市
政府斥巨資入股,變相把金融機構半國有化,其實已一隻腳叉入了這個無底深潭,要抽身的話,便須想辦法先穩定危機之母的樓市,尤其要制止斷供潮惡化下去。聯儲局早前提出用6000億向兩房購入按揭債券,又表示會買入長債,做法可為樓市提供新資金,並壓低長債孳息,算是對症下藥。新造按揭息率由措施公佈前的逾6厘降至上周五的5.19厘,激發一輪減輕供樓支出的轉按潮,最終料可惠及所有已置業或尚未置業的人士,對樓市起穩定作用。
王冠一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