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是標榜硬漢的運動,在場上只能打落門牙和血吞,除非捧盃又或輸掉關鍵一戰,否則在場上掉眼淚,肯定成為笑柄。
多得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Say2aWTc0),讓我們可重溫本月初KG在對拓荒者的一仗,如何把格連戴維斯罵個狗血淋頭,令後者抱頭哭了出來;這滴眼淚,非但沒有讓「BigBaby」或綠軍淪為笑話,反而讓球迷明白,塞爾特人為何能以25勝2負傲視群雄。
網上對這件事的態度不一而足,有人認為加尼特的「鞭策」(verbaltongue-lashing)太過份,缺乏了對隊友的尊重;也有支持KG的球迷,指「BigBaby」經常夢遊球場,以較嚴厲的態度提點年輕隊友,正常不過。
加尼特有heart不應質疑
或許筆者小時候受慣「傳統教育」,慣了「鬧你即係塞錢入你袋」,這些上一代服膺的真理。多年採訪所見,不時見到教練把球員鬧到喊住走,甚至聽行家講,足球圈中的「魔鬼教練」,不時以粗口兜口兜面問候表現差的球員;換轉EQ稍低者,分分鐘自殺都有之。
只要非人身侮辱,適度的責罵,有時比鼓勵更有作用。尤其是年輕球員,表現大起大落,真的會令人氣炸。我覺得,根本不應質疑加尼特,因為他不但是「BigThree」的核心,也是聯盟最有heart的球員之一。當他把自身的高標準放諸其他隊友身上,自然不易接受「揸流攤」;苦口婆心是提點,破口大罵也是提點,總好過對你不聞不問。
上季綠軍爆冷捧盃,不少人都忘記,其實「BigThree」不過夾了一季;經過整過夏天的「發酵」,加上加尼特的督促,綠軍只會更加恐怖。能否打破72勝兼捧盃?Whynot!
仙道彬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