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PK化 - 高慧然

康文署PK化 - 高慧然

去康文署轄下體育館訂場,問準了時間場地,確知沒問題之後交身份證交錢,那職員瞄我一眼,把證件和錢都推回給我。
「訂不了。」她說。
我奇道:「剛才不是說有場地嗎?」
「場地沒問題,不過沒錢找。」那女人倒也誠實,「所以訂不了。」為了證明她的誠實,她還拉開抽屜示意我看,當然我看不到。
我只有一張五百元鈔票,八達通卡和信用卡倒是有的,但體育館不收。那女人雙手交叉坐在椅子上瞪着我,嫌我做了燈膽,打擾了她下午茶後與周公的銷魂幽會。我識趣,只好放棄租場。
這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它確確實實發生了。體育館有責任預備足夠多的零錢用以找贖,零錢不夠對顧客造成不便的話,一個有責任感的職員會感覺歉意,且設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把顧客趕走。
政府轄下康文署聘請的員工,無論長約抑或短約,代表的都是政府工作人員的形象,曾經令人引以為傲的政府工作人員,在港人治港後,形象愈趨低落,真令人痛心。
有人愛用「中港一體化」形容香港服務行業水準下降,政府工作人員日益官僚。但現在的事實是,大陸整體的服務水準在不斷提高中,雖進步緩慢,但外人能看得出他們努力與國際接軌的誠意。香港人卻自甘墮落。體育館比那間英文名叫PK的連鎖店更倨傲,算不算是香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