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匙糞便 - 李碧華

一小匙糞便 - 李碧華

食物製作或儲存欠妥,受細菌污染,釋放毒素的包括「需氧菌落計數」、「金黃葡萄球菌」、「蠟樣芽胞桿菌」、「大腸桿菌」……進食後會中毒、惡心、腹瀉、嘔吐。
其中的大腸桿菌,主要存在糞便內,其他源頭可能性好低──換句話說,食物中含大腸桿菌,代表直接或間接受糞便污染,而非來自人類的鼻孔、咽喉、頭髮、泥土、灰塵。簡單而言即「含糞」。若非用糞便來加料,那麼當然經過處理者一雙手,該仁兄個人衞生不佳,逼客人食屎,真恐怖。
專家指出,含菌量超標的壽司,吃上八至十件,等於吃了一小匙糞便,「一小匙」而已?份量何其大!閣下吃吃看。
消委會及食物安全中心測試了市面百多款冷、熱飯麵製品日式食品,其中有四個樣本被評為「不滿意」,包括饅魚壽司、三文魚手卷、三文魚壽司、綠茶冷麵。並公佈了店舖名稱。這回被點名固然是警告,但其他不潔食肆卻是「好彩」。
有一家經常以含菌令食客中毒而見報的壽司店,只冷清三兩日,還不是其門如市一家大小去排隊?他們認為:「唔會咁唔好彩啩?」一於少理。
人家明明警告過,你仍不懼蛇蟲鼠蟻加惡菌糞便,次次來吃上一小匙,活該。中毒不能怨天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