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萊斯勒車廠開始停產一個月之際,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昨天(周五)宣佈向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提供174億美元(1,357億港元)短期貸款,以解倒閉危機,但訂出條件要車廠在明年3月底前必須展現出存活能力,否則會收回貸款。
喬治布殊表明讓車廠破產是一項不負責任的選擇,因為「金融危機把車廠推向破產邊緣的速度,比人們預期快,車廠仍未作好有序破產的法律和財務準備,以便進行成功的債務重組……種種原因令車廠面臨破產清盤的風險大增,我的經濟顧問相信任由車廠倒閉,會對勤奮的美國人造成痛苦的打擊」。
明年3月要展存活能力
為解救有即時倒閉危機的通用和克萊斯勒,財政部會即時從7,000億美元(5.46萬億港元)救市基金中撥出134億美元(1,045億港元)給車廠作為短期貸款,當中通用會獲得94億美元,另外40億美元(312億港元)則於明年2月批出。喬治布殊堅持納稅人的金錢要用得其所,車廠必須進行架構重組,削減行政人員和工人的薪酬,以增加競爭力,若明年3月底前仍未能令車廠業務展現存活能力,就會收回貸款。所謂存活能力是指公司要有現金收益淨值,並不是要車廠即時有盈利,而是要有相對盈利。
不過緊急貸款在短期「吊命」之外能有甚麼作用,亦受質疑,尤其對於三大車廠中形勢最差的克萊斯勒,因為克萊斯勒太依賴美國市場,美國市場卻陷入低迷狀態,克萊斯勒又沒有錢開發新車,難見曙光。
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