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美計劃扶助邊緣少女

慧美計劃扶助邊緣少女

為協助一群身處不利環境的邊緣少女重投社會,建立自信,香港青年協會舉行的「慧美友伴計劃」,透過連串活動以加強參加者的凝聚力,讓她們感受到關懷,擴闊生活體驗之餘,也改善個人社交與溝通技巧,從而重拾生活正軌。此計劃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6.9萬元推行。

早上十時,泰國拳館已齊集了十多名少女,她們雖非專業拳手,但參與訓練時態度認真,穿上整齊運動服,依足教練指示進行訓練,甚有紀律。每完成一項訓練動作,例如打沙包、踢腿、揮拳、仰卧起坐及掌上壓等,她們都顯得筋疲力竭,大汗淋漓。雖然一邊喊辛苦,另一邊廂卻又樂在其中。

泰拳訓練除了鍛煉體能,也讓參加者體會到堅持與鬥志的重要。

社工(右)與參加少女交流傾談,分享生活經驗。

體會鬥志重要性

泰拳訓練是「慧美友伴計劃」連串活動的其中一環,參加者都是13至16歲的邊緣少女,分別來自西貢、黃大仙、將軍澳及荃灣等青少年外展工作隊、深宵青年服務、或正接受警司警誡計劃的服務對象。青協欲透過打拳運動,讓參加者體會到堅持與鬥志的重要性。
參加者Meimei與玉文不是運動一族,身形瘦削,兩人坦言,以往生活百無聊賴,自參與計劃後如找到新方向,皆因每次活動都讓她們有新體會。13歲的Meimei表示:「以前唔使返學,多數都只係行街、睇戲,從來冇諗過做運動,𠵱家發覺其實做運動都好好玩,原來自己可以有其他興趣。」
16歲的玉文以往做事經常「半桶水」,自信心又不足,參與活動為她帶來轉變,「以前做乜都好容易放棄,接受訓練之後,發覺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鬥志、唔可以咁輕易放棄。」
除泰拳外,青協還安排歷奇繩網、高爾夫球及排球等訓練,訓練參加者的團隊及合作精神,以及耐性等。參加過各類活動的玉文體會深刻:「全組學員好講求teamwork,隊員之間嘅合作同互信都好緊要。」未來活動還有社區探訪、植樹及參觀商業機構等。

歷奇繩網活動講求體能與技巧,更訓練參加者的團隊及合作精神。機構提供圖片

全女班易有共鳴

統籌是項計劃的社工孔令基指出,計劃專為邊緣少女提供服務,並還訓練女義工作朋伴輔導員,「全女班較易有共鳴,我哋派女社工專責推行,溝通同搵話題都容易好多。」
香港青年協會查詢電話:27018866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tnext.com/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tnext.com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