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感染化膿性鏈球菌通常會引致喉嚨痛及扁桃腺發炎,但也可引發嚴重膿瘡。大埔醫院一個精神科男病房,近日有九名患者感染化膿性鏈球菌出現皮膚膿瘡,院方已將患者隔離治療,並徹底清洗及消毒病房。微生物專家指出,病人可經飛沫及皮膚接觸感染化膿性鏈球菌,嚴重的皮膚膿瘡需手術放膿。
證實為化膿性鏈球菌
大埔醫院發言人昨公佈,自本月5日起,該院一個精神科男病房有九名年齡由25至47歲男病人,陸續出現皮膚膿瘡,已隔離他們治療,情況穩定。院方抽取膿瘡樣本化驗,證實當中六人對化膿性鏈球菌呈陽性反應,院方已密切監察病房內其他病人情況。為防化膿性鏈球菌繼續傳播,該病房已暫停接收新症及家屬探訪。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系黃世賢指出,化膿性鏈球菌普遍存在於上呼吸道及皮膚表面,可透過飛沫及皮膚接觸傳播,故在擠逼的環境下較易散播,若皮膚受感染,患者會先出現蜂窩組織炎,再生出膿瘡,一般可服食抗生素治療,病情嚴重需手術放膿,若引發壞死性筋膜炎則有致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