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 薩爾科齊(NicolasSarkozy)
領導群雄 展現魅力
渾身活力、新意念的薩爾科齊,並非一般傳統領袖,他像一股自然力量。他不但擁有真正領袖的標誌──決斷力和實行能力,還能夠突破框框,例如讓社會黨的庫什內(BernardKouchner)擔任外交部長。這不是出於仁慈的跨黨派合作,而是全心全意和真誠的包容。薩爾科齊又委任了法國首位黑人女性閣員、和首位回教閣員,令政府充滿活力和年輕幹勁。
薩爾科齊令法國再次在國際舞台當上重要角色。在他的領導下,美國已忘了過去的分歧,視法國為盟友。法國更參與斡旋以巴問題,以往似乎是傾向支持以色列的薩爾科齊,6月訪問以色列時,強調「不停止殖民就不會有和平」,點出最重要的問題。
當上歐盟輪任主席國主席後,薩爾科齊邀請英國合作,齊抗金融海嘯,又提議召開G20峯會。他成功斡旋格魯吉亞危機,促成停火,令全世界知道歐洲的聲音是有力的。
美國共和黨前副總統候選人 佩林(SarahPalin)
冰球媽媽 人氣爆燈
「我只是你們當中那個普通的冰球媽媽。」今年8月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佩林由寂寂無聞的阿拉斯加州長,躍登全國政治舞台,成為共和黨歷來首位女副總統候選人,冰球媽媽形象令她得分不少。
佩林堅持誕下患有唐氏綜合症兒子,尤其贏得保守派一致支持;加上希拉莉成為美國首位女總統夢碎,她有可能成為美國歷來首位女副總統的聲勢,又令她贏得女選民支持。結果,她的風頭一時間無兩,是Google人氣搜尋的榜首,比奧巴馬多,看她發表演說的人,又比看北京奧運開幕禮的人多。
儘管自稱「塗唇膏的鬥牛㹴」,但對於大政治大外交,她十問九不知,政治蜜月期過後,60%選民認為她根本無資格在必要時接任總統。不過,佩林旋風還未消散,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月初民調顯示,共和黨人仍視她是2012大選最佳候選人。
美國財長 保爾森(HenryPaulson)
立場不定 揹上黑鑊
在金融體系幾近崩潰的時代,保爾森獲跛腳鴨總統喬治布殊,賦予全權救市,執行美國空前的干預經濟行動。但背後罵聲不斷,外界認為他要為金融海嘯負責。但問題不止是出自他,還有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等人。
由不拯救雷曼兄弟,到突然轉軚注資拯救美國國際集團(AIG),政策一變再變。好不容易爭取到國會通過7,000億美元(54,600億港元)救巿方案,但保爾森又一再反覆,由最初聲稱會買入有問題資產,改為直接注資銀行。
保爾森說過不能過份規管資本主義,但瞬即又指有需要成立監管組織。想法改來改去,外國財金官員都表示無法適從。但熟識保爾森的人指出,這就是他做決定的模式:詳細考慮過所有辦法後,一拍板就不再回頭望,只朝着問題的核心出擊。總括來說,保爾森在金融海嘯期間,作了在政治和經濟情況下最好的決定。問題是他未能好好解釋,他是怎樣做那些決定。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 張藝謀
京奧開幕 震撼人心
2008年8月8日晚上8時,全球20億觀眾透過電視,觀看在京奧主場館鳥巢上演的盛大開幕禮。總導演張藝謀將中國人民的深厚文化與創造力,以印刷、造紙、指南針和火藥等四大發明為主題,透過數以千計舞蹈員的震撼演繹,帶到全世界眼前。一個個連拍電影也難以拍出的場面,就壯觀呈現人們眼前。
張藝謀怎能做到?與他的經歷有關,他第一份工作是農民,為了買人生第一架攝影機,他去賣血,幾經波折踏上電影之路。過去20年來,他用電影挑起全世界對中國的狂熱。1987年的《紅高梁》、1990年的《菊豆》、1991年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都是張藝謀對生命、異國風情和死亡的讚歌。
將光影帶到京奧開幕禮,核心主題是尋找內心的和平,這也是張藝謀在電影中探討的問題,更是奧運的奠基精神。在這動人的一晚,張藝謀教導、啓發與娛樂了全世界。
重要人物
《美國總統 喬治布殊》
任內打伊戰和經濟崩潰,成為史上國內外最不受歡迎的總統
《雷曼兄弟前CEO 富爾德》
金融海嘯大壞蛋,將垃圾次按債券包裝成迷債令投資者損手
《柬埔寨人權鬥士 SomalyMam》
女孩時代被賣做雛妓,長大後致力打擊販賣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