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那年娶了個28歲小老婆,從而令忘年戀定義徹底改寫的老男人說,死了以後,真實的他不希望小老婆改嫁,投向另一個男人的懷抱,但另一個他則祝福她展開新的人生。他說的「另一個他」,是人前冠冕堂皇那一個吧。
如果說中年會遭遇中年危機,那麼人到老年,無可避免會產生死亡恐懼,要怪只能怪秦始皇,當年勞師動眾花了那麼多公帑也沒能研製出長生丸,所以,古往今來的癡情男女不得不接受生離死別的現實。
如果真的同年同月同日死了,倒也省心,問題是,無論愛得多麼癡纏,大家各有天命,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男女都得面對死期不一這個難題。
所以俗話說「幸福女人死夫前」,比丈夫早死的女人是幸福的,死在他的懷抱中,意識漸漸消失之前,進入記憶庫的最後一個訊息是塵世間的溫暖和他雙眸中滿載的深情。而她,終於實現了從一而終的宏願,可以帶着貞潔牌坊去投胎。
俗話卻不說「幸福男人死妻前」,因為男人不可能像女人那樣安然死去,胸懷坦蕩,死了以後中國男人雖然已經不需要戴帽子,可他們還是對帽子的顏色耿耿於懷。
因為人心善變,人死了心也一併化塵,再也玩不出變心或花心的把戲,所以旁觀者喜歡把焦點集中在未死的那個人身上,看他/她會不會從一而終,孤苦至死,如落葉在樹的腳下枯萎。在中國,做一個未亡人,往往格外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