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波有罪? - 陶傑

講波有罪? - 陶傑

電視台風雲,CEO的罪名之一,是向剛出爐的選美小姐探詢胸脯的質地虛實,由於語言坦率,被指為性騷擾。
罪名成不成立呢?不成立。因為被詢問的那一位「佳麗」,身為當事人,並無羞辱感,也沒有憤怒,反而顯示「美貌與智慧並重」的急才智慧,答:「當然係真喇,唔信你可以摸吓。」
小姐既向CEO即時發出TryMyBreast的邀請,這件事,根本沒有所謂「受害人」,兩人之間眉梢眼角,你情我願,擦出幽默火花,是一位才子與一位佳人之間的思想交流,旁觀者指指點點,硬說是「性騷擾」,是很奇怪的事。
自從美國女人在辦公室當了主管,就要在紐約的辦公室確立「性騷擾」是美式詞彙。女權性騷擾(SexualNarrassment)是美國鬼婆女權份子在辦公室一上位之後,為了限制男僱員口沒遮攔的挑逗語言而確立的罪名和禁忌。
在中國文化之中,並無「性騷擾」之說,只有「調戲」。看看水滸傳高衙內調戲林沖的老婆就知道,中國文化「調戲」的定義是動手動腳的非禮,因為發生了生理上的輕薄,女人的一張臉蛋、一條胳膊,讓不相干的男人觸摸到了,才壞了貞節,要尋死覓活。美國鬼婆的「性騷擾」,與「調戲」相比,比二十三條的顛覆國家罪的「門檻」,定得更高,連語言也算。
評論女性胸脯的尺碼和虛實,十年以來,已經成為珠三角K場夜總會的主流開場白。「媽咪」把一列小姐叫進貴賓廳,男人向其中一位指指「落柯打」,目標物坐下來,男人打量小姐的露胸裝,小姐嬌笑一聲,往往以這類對問建立友誼,加上隆胸美容工業發達,八卦雜誌暢銷,一個「波」字,在五六十年代,有教養的男女都難以啓齒,今日卻不再是禁忌。在中環午膳的時段,隨時聽見OL鄰座對話,女人背後數落女人:「最鬼憎Linda,以為自己對波好大,扮晒嘢咁。」波前波後,早就不再三分險。
CEO向選美皇后當面查詢「真假波」,是很鮮活的「珠三角夜總會語言」,活在當下,兩個都很In。做電視台,至緊要能捕捉時代脈搏,不要落伍。兩人的對話,沒有動作Follow-up,沒有直播,也沒有不雅場面。如果發生在美國,確實可以一記耳光,報警抓人,但Comeon,不要那麼崇洋可以嗎?這是中國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