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到戶」帶頭人 狂轟土地新政<br>改革開放30年回望:「逼農民賣地 一定造反」

「分田到戶」帶頭人 狂轟土地新政
改革開放30年回望:「逼農民賣地 一定造反」

中國改革開放始於農村、始於安徽的小崗村。30年前的今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30年後的今天,北京將隆重紀念這日子。當年曾冒殺頭風險,帶領17戶村民私自執行「分田到戶」政策,轟動全國的小崗村前隊長嚴宏昌,在談及月前召開的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上,當局決定在農村實行新的土地改革政策時,咬牙切齒說:「我敢說,在現在情況下硬搞土地流轉,逼農民賣地,中國農村一定大亂,農民一定造反!」而中央推出的土改新政,正在學術界和基層農村引起極大的反響。
本報記者

安徽鳳陽小崗村有「中國改革第一村」的稱號。現年60歲的小崗村前隊長嚴宏昌,一見記者,頭也沒抬就要趕客,後來問清來路後,仍然存疑說:「我說的你敢照登嗎?別又是淨挑好聽的(內容)登!」
1978年底,文革剛結束不久。由於毛澤東錯誤地搞大躍進、人民公社,大大傷害了農民利益,中國經濟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小崗村18戶不想餓死的村民,在同年11月底秘密開會,一起發毒誓,簽下分田到戶(即將土地分給農民承包,每年按規定上交公糧後,所剩歸農民所有)的「生死契約」,他們在合約上蓋手印,相約若因此被殺頭,其他社員負責把他們的孩子養到18歲。嚴宏昌出於求生本能,做此決定,震驚高層。幸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提出改革開放的口號,嚴慶幸地說「不但沒有槍斃我,還表揚我。」至1984年,分田到戶制在全國普及推行。

30年前有份按手印分田的嚴宏昌(箭嘴示)及其中13名村民代表。

嚴宏昌指着土地:「那是我們農民的命根!」本報記者攝

農民賣地 失去命根

「今年9月底,胡錦濤總書記來村,他們要我當代表參加會見,我拒絕了。因為他們要我說好話,贊成土地流轉新政,可我是堅決反對的。」嚴宏昌說。10年前,他就在自家院子,接待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到訪,「那次,江澤民親口對我講,土地大包幹(又稱分田到戶)政策長期不變,怎麼才10年就變了?」中共最近推行的農村土改新政,在黨內外和學術界引起爭議。嚴說:「中央的政策是想我們結束單打獨鬥,把土地集中經營,讓農民提高收益,這本來是好意,但現在中國的農民,沒有社會保障,土地是我們唯一的資本,那幾畝地。一旦流轉掉,以後怎麼辦?」嚴又以自己兒子為例稱,兒子在外頭打工,「家裏有這幾畝地撐着,他們還有退路,如果把地賣了,他們一旦失業,能去那裏?」
30年前,中共把田地分包給農民經營,但農民不能私下把土地賣掉,但這次允許農民有權流轉(即賣買、出租或轉包),但嚴宏昌指,城市有錢人對出租或轉包經營是沒有興趣的,他們感興趣是買下土地進行開發。「我們把土地賣給流轉中心,不過萬幾元(人民幣.下同)一畝,但流轉中心轉手給開發商,一畝可賣到幾十萬!」地方官員,特別是市郊的官商們,為了政績和私利,盯上農民的土地,「中央開了口,他們最高興!」

土地新政 官商得益

小崗村因出了名,曾有失地的農民專程前往,以他們的痛苦經歷告誡小崗村民:「千萬別走那條路,守住土地,守住農民的命根!」其中,山東有村民到小崗村,試圖等中央領導視察時藉機投訴,不料被當局抓回原地,一頓慘打,判令勞改。
記者觀察,小崗村出名30年,解決了溫飽,但依然貧困。10年前,江澤民去視察,為裝點門面,當局免費為當年帶頭分田的18戶人家裝上電話,但江走後有人付不起每月9元租金,只好把電話拆下送人。為讓來村參觀的中央領導滿意,當局要從外邊拉糧食去小崗村糧庫充數,等領導走了再把糧食拉走。小崗村六成村戶有欠債,其中一名叫繆夕的村民,為讓兩個孩子上學借錢還不起,不得不叫老婆出門乞討!
曾上書前總理朱鎔基,提出「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內地農村問題專家李昌平指,中國要解決農民問題,一是增加就業,二是建立農民社會保障制度,三是農民工市民化,「千萬別假維護農民地權之名,行剝奪農民土地權之實!」

北京街頭展示80年代內地女性時髦扮相的圖片。路透社

改革辭典

《分田到戶》
也叫「包產到戶」、「大包幹」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內地農村從1958年起實行人民公社制度,土地屬公社(集體)所有,至1978年,中共推廣小崗村的做法,將田地分給農民承包,每年按規定上交公糧後,所剩歸農民所有。

《土地流轉》
即土地使用權流轉,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依據土地有償使用原則,在土地承包期限內,可以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出讓承包權,鼓勵農民將承包的土地向合作農場和農業園區流轉,發展農業規模經營。但現實是這些土地落在地產發展商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