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後,是中國的一部份,我們應該熱烈地擁抱它。」來自山東青島的設計師趙先生,日前與親友參加旅行團,首次來港,儘管行程緊密,但他亦趁短短自由活動時間,到廣東道一帶的名店掃貨。只見他左一袋LV,右一袋Chanel,十分豪氣。日前記者在內地遊客經常光顧的尖沙嘴、銅鑼灣購物區採訪時發現,許多商舖的店員,見大陸客如蜜蜂嬲蜜糖,蜂擁上前,並奉上熱茶,熱情招待。
「講普通話是身份象徵」
在香港的主要購物區,特別是尖沙嘴名店林立的廣東道或銅鑼灣、中環,港人經常可以看到一個特別的景象,就是許多內地遊客「招搖過市」,手上盡是名牌戰利品,街上亦處處聞普通話。
「當時香港還沒有回歸,在公眾場合講普通話,四周的港人都會用奇異的眼光看我。最可惡的是,有港人還把我當成『北姑』,真的氣死我!」現居北京的四川妹子江女士表示,經常穿梭中港兩地,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已多次來港公幹,但不敢在公眾場合講普通話,「怕你們港人看不起!但現在不同,講普通話是身份的象徵。」她說,由於近10年內地經濟起飛,許多國人「有了錢自然想改善生活」。
在銅鑼灣,來自重慶、做小生意的何先生和樊女士等一行六人,來港短短兩天,就合共花了6萬元(人民幣.下同)購物,戰利品包括金飾、攝錄機、手提電話、名牌香水、衣服等,滿載而歸。記者所見,當他們進入一間珠寶店,原本冷冷清清店舖,頓時熱鬧起來。
店員見貴客 蜂擁趨前
貴客光臨,個個店員馬上臉帶笑容,蜂擁趨前,並奉上熱茶,其後拿出一盤又一盤閃閃生輝的珠寶,讓貴客們挑選。何先生等一行沒有考慮就「扑鎚畀錢」。其中樊女士更花了約9,000元買鉑金手鏈,還即席戴上。有內地遊客更對記者說:「我們每次花五、六千元購物,肯定帶動了香港的經濟,今次還花了超過一萬元呢!」而來自四川的齊小姐說,早年曾來過香港,但遭店裏的店員白眼。但這次不同,店員的態度遠比之前好,但「香港人仍然有一種看不起人的優越感……我不知怎樣形容,但我們感受得到!」而首次來港趙先生則稱,儘管內地近年發展快速,「面貌與香港相若,但(內地)市民的素質和市面的衞生情況卻遠不能及。」
內地人南下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