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擬私有化<br>料需溢價逾一成 最少出資十億元

邵氏擬私有化
料需溢價逾一成 最少出資十億元

【本報訊】金融海嘯下,私有化之風吹遍本地電訊傳媒業,繼電訊盈科(008)和有線寬頻(1097)後,邵氏兄弟(080)昨突然停牌,以待發佈一項可能被大股東邵逸夫私有化的公佈。由於邵氏所持的32.23%電視廣播(511,下稱TVB),以及部份清水灣地皮「有價有市」,分析員認為,邵逸夫的出價,應參考TVB的收市價及有關地皮的估值,以邵氏停牌前報8.13元計算,料最少應有10至20%溢價。 記者:何凱兒

邵氏於1971年上市,「六叔」邵逸夫旗下ShawHoldings現持有74.58%股權,假設較停牌前溢價一至兩成,即私有化作價每股約9至10元,要向小股東全數購入餘下股份,私有化涉資約9至10億元。目前除「六叔」外,邵氏第二大股東是基金公司ArnholdandS.BleichroederAdvisers,持股11.2%,據年報顯示,該基金只以投資顧問身份代客持股,但有權代客行使投票權。

基金股東左右大局

據邵氏08年度年報,公司擁有的資產計有5000萬元現金、邵氏數碼影城權益、數幅與SCMP(583)共同持有的清水灣地皮,以及「最值錢」的32.23%TVB股權。按TVB昨日收市價24元計,邵氏持股總值達33.87億元。地皮方面,有測量師認為,其大埔仔地皮更改用途後,可以約0.5倍地積比發展,興建低密度住宅;以目前市況計,落成後呎價可達8000至1萬元,價值約5億至逾6億元。

清水灣項目估值6億

有分析員指出,由於每股邵氏股份有86%屬TVB的價值,故邵逸夫毋須像電盈主席李澤楷般,提出達44.8%的溢價進行私有化。分析員認為,現時市況確是私有化的良機,再者,近幾年TVB賣盤傳聞不絕,管理層一時「否認」,一時又「證實」正磋商賣盤,除影響企業管治形象,亦可能影響其與潛在買家談判時的議價能力。
「六嬸」方逸華其實已代夫執掌兩家公司一段長時間,除日常營運外,還包括與潛在買家談判,本身是邵氏及TVB副主席的她,9月出席股東後,罕有地主動向傳媒解畫,指有意收購邵氏的買家不止一個,而她有意購入邵氏農地,更與賣盤無關。
早前因證監會不同意,邵氏最終不能以2500萬元代價,將旗下一幅12.3萬平方呎位於清水灣大埔仔村園地售予方逸華。方逸華及後解釋,由於公佈出售地皮交易時正值賣盤要約期,證監認為在要約期間,任何交易都較為敏感,令交易告吹。

邵氏大事記

1958年:
邵氏兄弟成立,清水灣邵氏影城1961年落成啓用,邵氏並於1971年在聯交所主板上市

2003年:
邵氏與中國星合作投資11億元,於將軍澳興建「香港電影城」

2008年:
傳碧桂園主席楊國強有意購大股東股權,後因金融海嘯致賣盤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