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度電費仍高中電26.3%

每度電費仍高中電26.3%

【本報訊】中電和港燈在新利潤管制計劃協議下,先後調低電價,但減價後,港燈的平均淨電價仍較中電高出26.3%,兩者差距縮窄僅2個百分點。在沒有實施兩電聯網下,港島用戶相信要繼續捱貴電。

學者指兩電「拉唔埋」

兩電在舊利潤管制計劃協議保護下,每年賺取豐厚利潤,在本港業務方面,去年共賺143.16億元,中電略多港燈8億元。在引入新管制計劃後,中電先於9月公佈減價3%,10月起平均每度電減至88.4仙。港燈83%發電燃料是煤,相反中電用煤的比例已降至33%,其餘則是天然氣和核電。現煤價高企,港燈成本較昂。
港燈電價一向高過中電,即使減了5.9%,每度電降至119.9仙,仍比中電高26.3%,差距比兩電未減價前的28.5%,僅略為收窄2個百分點。港燈工程及發展董事尹志田昨在立法會表示,每月用電少於500度的住宅用戶,電費實際比中電同等用電量住戶高10%,但承認非住宅用戶的電費高25%。
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形容兩電是獨立生意,成本各有不同,政府已盡量收窄差距。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指兩電在成本、設備、科技和用戶數目不同,電價一直存在差距,「拉唔埋,成本都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