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相信是每個父母心中的寫照。張國強(KK)有一子兩女,最大20歲,最小12歲,理應累積很多教兒經驗。但KK話其實做父親同做人一樣,都要終身學習。「無人夠膽講自己天生係一個爸爸,我希望學到將責任放喺自己身上,保護家庭,同埋學識『忘我』,咁先叫成功。」
記者:林佩婷
攝影:林栢鈞
場地提供:Amaroni'sLittleItaly(22658818)
童年似軍訓
別以為KK給人的印象永遠是笑容可掬,就很易話為,剛作為一個父親時,他是嚴父一名。「西方人成日話仔女到18歲就要自立門戶,但我覺得做父親係終身責任制,尤其細個時,對子女管得較嚴。好似小朋友細個揸筷子姿勢有問題,就堅持要佢哋揸到好為止。自己細個做唔到嘅事,又好希望仔女可以做到,所以當時做咩都好似軍訓咁。」問細女Holly點睇?「爹哋只係想自己好。」果然有家教。
只是KK一直不知子女的想法,直至他們漸長,遇到爸爸教訓時,才夠膽講出心裏話。「好似以前入房見佢哋一邊聽歌一邊做功課,就會話佢哋唔專心;大仔Timothy細個學踢足球,我用自己踢波觀念教佢,要求高又嚴格,反而令仔仔唔想踢……直到佢哋識得開始表達意見,話番我知佢哋習慣係咁,又或唔想咁做,應該俾佢哋自己嘗試,嗰刻我先發現原來自己無深入了解過佢哋。所以,𠵱家仔女都大,我學識有問題就要開聲講,若仔女開聲講想法時,我自然就會停口由佢試。」
學習「忘我」
20年的父親生涯,令KK明白到只重視自己的主意是行不通的,故開始學習「忘我」。「細路都係人,需要尊重。若果只記得自己呢個『我』,好容易會忘記自己嘅mistake,所以我哋唔應該成日哦啲仔女,覺得佢唔掂,可能個仔喺出面好掂呢!仔女有事發生時,亦唔好咁快出手,未必幫到手之餘,又會令佢哋有依賴。所以我學識倒不如喺旁邊睇住,好過幫佢搵答案,以免好心做壞事。」
兒女自有兒女福
面對兒女,父母基本都「忘我」。故比忘我更高難度的,是「捨得」。「Timothy屬聆聽型,善解人意,我同佢傾到偈。佢性格好低調,但有時做嘢又出人意表。好似高中畢業禮,上台領獎先知佢拎到獎學金,嗰刻真係好surprise。但有時又驚佢太低調,唔夠主動。可能細個成日叫阿哥要讓吓個妹,造成Katy比較剛強進取,不達目的不罷休,所以會擔心外人能否咁遷就佢?妹妹Holly係兩人混合體,但有時實在太過樂於助人而忽略咗自己……(下刪三千字)」正想說點安撫話,好在,KK自顧自也懂說:「有時擔心亦作用不大,因為兒女自有兒女福。」
飲得杯落?
畢竟大仔Timothy今年20歲了,家姐Katy17歲,細女Holly也12歲。仔女開始大,仍舊會擔心他們將來、已忘了我的KK,今天,終身學習的責任課題,或者是捨得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