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基入主亞視,揚言要洗脫亞視、特別是新聞部的「中央台」形象,可是自90年代後期開始,先後接手亞視的新老闆,不是來自內地資金、就是與北京關係密切的本地富豪,加上亞視在珠三角地區有一定收視率,亞視先天上難免要走親北京路線,王維基要為亞視撕去這個標籤,遇到的政治與經濟阻力有多大,不難想像。
北京屢次出手救財困
亞視自1998年起,所有老闆都與北京有密切關係,例如從林百欣手上接管亞視的吳征,就是內地陽光衛視老闆,之後入主的封小平、鳳凰衛視的劉長樂、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全部與內地官場有密切關係,現任大股東查氏家族也是本地老牌愛國家族。故此,每次亞視傳出面臨財困,必定會流傳北京出手,為亞視找尋新買家。
有政界中人指,沒有北京找來友好財閥接手亞視,亞視未必可以生存到今天,北京無非希望在香港免費電視頻道中維持影響力,「就算亞視收視率低,作為一個免費電視頻道,始終有影響力,加上佢喺珠三角有一定收視率,北京都想有個輿論渠道,宣傳佢哋想講嘅嘢。」
事實上,過去幾年亞視新聞部除了必定派人採訪國家領導人外訪,一些省市的消息、領導人在港活動的報道均較其他電視台詳盡,所以對北京、亞視老闆來說,亞視不只是一個商營電視台,背後也肩負上介紹祖國政策和包裝祖國形象的「重責」,在此大前提下,要改革亞視,王維基一切只從生意考慮,難免撞得焦頭爛額。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