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今日在阿爾及利亞召開會議,多個成員國均在摩拳擦掌,希望能達成大幅減產的協議,以穩定不斷下滑的油價。油價自7月11日創下147.27美元的紀錄新高後,在不足4個月內跌去逾100元,令產油國的經濟由天堂跌落地獄。
油價暴挫,由多方因素造成。首先是美元回升,記得當油價不斷創新高時,油組輪任主席加利勒被問及油價何時見頂時,曾意氣風發地要求提問的記者先回答他美元何時見底。可見油價的走勢與其結算貨幣的美元息息相關。美元在過去4個月追回之前3年的失地,油價又焉能不跌?
其次當然是需求下降。全球3大石油消費國的美國、中國和日本,經濟均陷於低潮,對石油需求自然下降。市場本來以為中國經濟不受環球的低迷氣候影響,中國對石油需求增加的部份,足以抵銷美日減少的部份,但從中國近期公佈的種種數據觀察,中國經濟亦正經歷近20年來最緩慢增速,由中國去填補美日缺口這個如意算盤,難以敲得響。
不少分析均調低了油價明年的目標,美林早前已稱油價會跌至每桶25美元,期油大莊家的高盛近日亦把油價目標價由80美元大幅調低至45美元,遠低於沙地阿拉伯聲稱「合理價」的75美元。以現價計算,不少產油國均會錄得財赤,僅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及阿塞拜疆等少數國家仍會有盈餘。
低油價對美國有利
市場傳出油組今次會減產200萬桶,伊朗亦表明會提出減產150萬至200萬桶的動議,但即使成事,能否穩定油價,仍是未知之數。油組主席加利勒估計,現時每日石油供應較需求多出400萬桶。不過,各國今次必然不會空手而回,最大產油國的沙地上周已向買家透露明年1月起會減少供應,而第二大產油國的俄羅斯雖以觀察員身份列席,亦派出副總理、能源部長及國內五大油公司的掌舵人赴會,可見對會議甚為重視,而會前亦有消息傳出油組將要求俄羅斯每日減產80萬桶。
不過,美國正忙於救3大車廠,低油價可增加車廠生存的空間,亦可改善嚴重的雙赤,如由這方向考慮,美國會否願意讓油價回升,又是另一回事。
王冠一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