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處有風景 - 塵翎

低處有風景 - 塵翎

前陣子看《紐約時報》報道,現代舞之父PaulTaylor的舞蹈團在蘇豪區的團址,要讓路給時裝零售業霸主BananaRepublic,舞團得另覓新家,但因文化機構彈藥有限,老編舞家要求高,既要地方夠大方便排舞,又要位置夠中心以示舞壇一哥的地位,連搬去另一藝術家聚居地布魯克林區都嫌不夠格,結果遲遲未有定案。
這則花邊新聞成了文化版頭條,顯示商業活動吞併藝術團體的現實。聽那些旅居紐約多年的藝術家講蘇豪區歷史,都曾經是一頁輝煌的藝術發展史,但蘇豪區如今商店多過畫廊與藝團,沒法子,全世界都這樣。
不過,蕭條時代來臨,零售業生意也慘淡,B記業績不見得逆市突出,這高價租下的黃金商舖,不知是否鐵達尼號的負資產。同樣,較近唐人街的下東城區有不少新興小畫廊聚集,本來大家都憂心這塊曼克頓最後的桃花源亦會給地產商吞噬,但經濟增長減慢,似乎又給他們留下喘息的空間。真是好景也有不好,壞市也有好處,視乎觀點與角度。
說回來,現代舞也進入冰河時期,等待新突破。和朋友去看現代舞之母IsadoraDuncan舞團的演出,領團人物不知是第三代還是第四代傳人,一個大禮堂,來了不到三十個觀眾,有不少還是舞者朋友來捧場,像我們這些外來人只是小貓三兩隻。坐在我旁邊的舞團贊助人,看了這冷清場面,若不覺得掃興已很好。這時候,支持藝術活動,有心還不及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