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融海嘯影響歐美對中國出口需求,內地廠房倒閉消息不絕,香港作為重要轉口港,自然首當其衝。香港貨櫃碼頭商會主席李耀光指,五個碼頭經營商現在已透過減收費來保生意,隨着貨量跌,未來兩年將是嚴冬期,收入勢必減少。他批評,港府沒有協助碼頭業提高競爭力。
記者:高淑嫻
香港今年1至10月整體貨櫃吞吐量增長4%,至2058萬個標準箱。李耀光卻指出,香港轉口貨量由去年45%,升至今年55%,轉口貨箱量被重複計算,故香港今年貨櫃吞吐量,撇除中轉貨,實際出現負增長。
付貨人遲取箱免收費
面對金融海嘯,內地剛公佈11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出現2.2%負增長,是01年以來首次;進口總額大跌17.9%。李耀光預期,明年香港連中轉貨量都會減少,整體碼頭貨櫃吞吐量一定出現負增長,碼頭營運商收入肯定下跌。
他指出,本地五個碼頭經營商現在「個個都aggressive(積極)爭生意」,主要透過減價及減收費,例如以前付貨人遲來取箱是要收錢,現在免費或者少收些;並要延長免費擺放集裝箱的期限等等,總之盡量留客及減低經營成本。
突如其來的經濟逆轉固然防不勝防,但政府沒有積極回應業界訴求更令業界感無奈。李耀光批評,政府在撥出碼頭後勤用地、批准內地貨車司機來港,以及貨車運貨到深圳鹽田及香港出口的運費差距等問題,「做來做去全無結果,無幫過手,無幫助碼頭業提高競爭力」。
轟政府漠視業界困難
他以後勤用地為例,業界多年前向政府爭取,希望撥出更多地讓碼頭商有足夠地方擺放集裝箱。因鹽田地方大,可讓付貨人把集裝箱擺放7至10天,葵涌碼頭只能擺放2至3天,為求方便,付貨人可能放棄使用香港碼頭。
他直指,政府今年初把葵涌碼頭一幅可建樓面超過41萬平方呎的物流用地,以投標形式批給新創建(659),估計用來興建物流中心。這個結果與碼頭商的要求相去甚遠。李耀光期望,若政府繼續把葵涌碼頭土地拿出來投標,最好列明只可用作擺放集裝箱,提高碼頭商的投標意欲及中標機會。
葵涌5個碼頭營運商
‧九倉旗下現代貨箱
‧和黃旗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
‧中遠-國際貨櫃碼頭
‧杜拜港
‧亞洲貨櫃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