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用世衞嚴謹標準 「收緊」謊言遭踢爆<br>港空氣質素指標自欺欺人

棄用世衞嚴謹標準 「收緊」謊言遭踢爆
港空氣質素指標自欺欺人

【本報訊】維港經常披着一層曖昧的灰紗,港府卻計劃放寬空氣質素指標,繼續嚇退藍天。地球之友批評,港府擬採用發展中國家水平的標準,懸浮粒子上限較已發展地區高逾兩倍。該團體促請港府與歐盟等已發展地區看齊,採用世界衞生組織最嚴謹標準。 記者:白琳

地球之友昨在記者會戳破氣球,寓意「篤爆」港府聲稱「收緊」空氣質素指標的謊言。該團體總幹事劉祉鋒指出,港府雖收緊懸浮粒子24小時平均值上限,即由現行每立方米180微克降至150微克;但同時放寬全年平均值,即由每立方米55微克升至70微克。
此建議參照世衞的空氣質素最低「中期指標」,只獲墨西哥及智利等發展中國家採用,懸浮粒子上限比歐盟等已發展地區採用的最嚴謹指標高逾兩倍。

促港府訂立時間表

根據本港現行空氣質素指標,路邊空氣監測站每年只有5%時間錄得超標水平。若套用世衞最嚴謹指標,路邊監測站超標的時間高達八至九成。
劉祉鋒質疑港府自知現時本港空氣質素欠佳,故棄用最嚴謹指標,以免尷尬,「但係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唔可以容許政府用最低標準過關。」他促請港府訂立時間表,逐步達至世衞最嚴謹標準。方法包括要求巴士公司轉用歐盟5型環保巴士減少廢氣排放,及透過城市規劃減建屏風樓。
醫學會副會長陳以誠指出,本港10%至15%兒童有哮喘病徵,較15年前高出10至15個百分點,與空氣污染有關。空氣質素一旦超出世衞最嚴謹指標,即可增加哮喘及慢性氣管炎的病發率,「香港啲路咁窄,如果仲跟個最差標準,真係要掟蕉。」

攝影展反映空氣差

生於本港的英國人Sam從小受哮喘困擾,3歲時更因呼吸道嚴重阻塞,須切除扁桃腺,「我從小住在灣仔,空氣污濁,晚上都睡得不好,幾乎窒息。」他7歲時遷到新界郊區居住,哮喘才逐漸受控。現年17歲的他早前舉辦攝影展,展出多幅反映香港空氣質素欠佳的作品,要求政府正視問題,「若港府再讓空氣質素惡化,簡直是謀殺下一代。」

各地空氣質素指標比較

國家/地區:香港(現行)
懸浮粒子(每立方米含微克)* 24小時平均值:180 全年平均值:55

國家/地區:香港(建議)
懸浮粒子(每立方米含微克)* 24小時平均值:150 全年平均值:70

國家/地區:內地
懸浮粒子(每立方米含微克)* 24小時平均值:75 全年平均值:30

國家/地區:世衞
懸浮粒子(每立方米含微克)* 24小時平均值:50 全年平均值:20

國家/地區:歐盟
懸浮粒子(每立方米含微克)* 24小時平均值:50 全年平均值:20

國家/地區:英國
懸浮粒子(每立方米含微克)* 24小時平均值:50 全年平均值:40

國家/地區:美國
懸浮粒子(每立方米含微克)* 24小時平均值:150 全年平均值:不適用

*直徑少於10微米資料來源:地球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