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指前主席騙局 港投資者中招<br>瑞士蝕328億震散金融業

納指前主席騙局 港投資者中招
瑞士蝕328億震散金融業

美國前納斯達克證交所(NASDAQ)主席馬多夫(BernardMadoff)的投資王國,爆出詐騙大醜聞,48年來的所謂投資其實是假投資,涉及金額達500億美元(3,900億港元),成為華爾街歷來最大宗騙案之一,受害人涉及名流富商、對冲基金和跨國銀行,觸發的金融海嘯威力可跟投資大行雷曼兄弟破產相比。在這個無底深潭裏,有消息指香港投資者也是受害人,而瑞士金融機構損失高達50億瑞士法郎(328億港元),英國滙豐不肯證實是否受騙。

馬多夫是華爾街一個舉足輕重的名字,不少名人巨賈銀行都對他的投資趨之若鶩。在名人效應下,他以自己名字開設的證券投資公司,在雙位百分比的高回報率和低手續費,吸引了大批投資者。但在金融海嘯下,他的許多客戶要求贖回投資,結果揭破他所謂的高回報只是「龐氏騙局」(一種最古老投資騙局手法,以高回報,騙人投資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將新客戶的錢拿給舊客戶當作投資利潤,從而吸引更多人入局。他上周四被落案起訴,准以1,000萬美元(7,800萬港元)保釋,最高可判入獄20年。
騙案揭發後,許多客戶湧往馬多夫在紐約的辦公室查問,紐約律師弗里德曼(BradFriedman)更受到很多投資者委託要求追回血汗錢,當中包括來自香港的投資者,他說:「全球許多投資者聯絡我們,遠至香港都有。」他說,受害人人數「多得驚人」,他們將「房產以外」的所有流動資金,都押在馬多夫身上,現在面臨一無所有。

受害銀行管8330億資金

個別投資者的畢生積蓄可能化為烏有,瑞士大報《時報》(LeTemps)則引述消息指,瑞士金融業界將是最大受害人,單是為多間對冲基金管理資產的UnionBancairePrivee(UBP)銀行,損失可能達10億美元(78億港元),足以引發瑞士金融業地震。今年6月底,UBP管理資金達1,270億瑞士法郎(8,330億港元),但UBP拒證實《時報》的報道。
除了UBP,總部設於日內瓦的BenedictHentsch銀行,證實拿了5%資產給馬多夫投資,損失可能達4,700萬美元(3.6億港元)。而BenedictHentsch三個月前與美國對冲基金公司FairfieldGreenwichGroup合併,偏偏這間對冲基金公司也將多達一半資產,即75億美元(585億港元),投資到馬多夫的一個基金,隨時血本無歸。BenedictHentsch等於承受雙重打擊。
瑞士EIM集團有2%資產即2.3億美元(17.9億港元)交由他管理。專為富翁管理財富的Notz,Stucki&Cie集團,也是客戶之一,但至今未公開損失情況。瑞銀(UBS)則表示損失輕微。據估計,瑞士所有金融機構被馬多夫騙去的總額,達到50億瑞士法郎(328億港元)。

馬多夫以高回報、低手續費,吸引富豪和金融機構投資,結果全球不少投資者也上當,瑞士金融業大受打擊。設計圖片

滙豐拒證實與馬多夫有關係

瑞士金融界地震了,但只是冰山一角。英國《星期日電訊報》指,英國保險業界和退休基金都有投資馬多夫的公司。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向法新社承認有投資馬多夫公司,但拒絕透露詳情,滙豐(HSBC)拒絕證實和馬多夫之間有關係。
前天消息,除了FairfieldGreenwichGroup,美國KingateGlobalFund、MaxamCapitalManagement對冲基金,法國巴黎銀行、日本最大證券商野村控股、西班牙大部份銀行都有投資給馬多夫的公司。著名女裝NineWest創辦人都中招輸了1.5億美元(11.71億港元),美國紐約職業棒球隊Mets創辦人佛瑞德(FredWilpon),都是馬多夫的受害人。馬多夫的龐氏騙局害人不淺。
路透社/德新社/美國《波士頓環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