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出口和內需增速均放緩,國務院前晚罕有地發表《關於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份九大章節合共30條文的「晒冷式」通告,不單凸顯中央力穩股市及促進經濟增長「保八」的決心,當局亦積極向市場「放水」、穩定金融體系,嚴謹地防範信貸緊縮危機在內地爆發。
記者:羅嘉銘
國務院昨重申,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要認真執行「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明年廣義貨幣(M2)定調增長17%,較今年增加一個百分點。中央更首次披露M2計算是以GDP增長與物價上漲總和,再加3至4個百分點。若明年經濟以保八為目標,當局通脹調控水平約為5%(08年為4.8%)。
明年廣義貨幣增長17%
《意見》重提追加今年銀行貸款1000億元,將今年貸款額度增至逾4萬億元。中央「放水」之餘同時要減慢資金回籠央行,人行「正式」停發3年期央行票據,亦會降低1年期和3個月期發行頻率(這兩組票據在11月初已由每周改為隔周發行一次)。
就中小企和農戶貸款呆賬問題,當局將放寬有關核銷條件,容許借貸方申請債務重組和減免,允許該等金融機構將債務延期,手續程序會簡化。《意見》亦支持地方政府建立中小企貸款補償基金,向銀行提供適度風險補償,必要時可剝離不良資產、補充資本金、對銀行負債業務進行擔保,以確保金融安全穩定。另外,中央呼籲銀行正確處理好金融促進經濟發展與防範金融風險的關係,在經濟下行時避免盲目惜貸,旨在鼓勵銀行切勿緊縮貸款。
《意見》強調要借貸予信用紀錄較好、有競爭力、有定單但短暫財困的企業,可加大對民生工程、「三農」、重大工程、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和兼併重組等行業支持,但可適當限制高耗能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
人民幣利率方面,《意見》指人行將增強貸款利率下浮彈性,改進貼現窗形成機制,並按照主動、可控和漸進原則,增強人民幣滙率彈性。
發展香港人民幣業務
《意見》亦建議適量提高企業預收貨款結滙比例,由現時10%調升至25%,支持本港發展人民幣業務,擴大人民幣周邊貿易計價結算規模,降低對外經濟活動滙率風險。一名熟知中港財金人士指,香港會發展人民幣業務,隨着人民幣向國際貨幣方向邁進,只有香港及上海有資格成為結算中心,離岸結算中心更非香港莫屬。
國務院促進金融發展部份重點意見
‧1.認真執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
‧2.明年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7%
‧3.今年追加銀行貸款1000億元,令總額增至4萬億元以上
‧4.人行正式停發3年期央行票據
‧5.增加貸款利率下調彈性,改進貼現利率形成機制
‧6.增加人民幣滙率彈性,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
‧7.信貸支持信用良好、有定單的短暫財困企業
‧8.適時推出創業板,試推房地產信託基金
‧9.推動鋼材等期貨發展,擴大債券規模
‧10.支持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擴大人民幣結算規模
註:單位為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