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姐將積蓄存入銀行做定期外,沒有作其他投資,但明白只靠儲蓄不夠退休,而且希望老時有一安樂窩,不用為住屋煩惱。理財專家認為,林小姐現時開始理財並不太遲,只要作適當及穩健增值,到退休時可買樓及有足夠生活費。 記者:黃碧珊
因與港人結婚,林小姐於兩年前才來香港定居及工作,丈夫工作收入不穩定,又要照顧前妻,除了交屋租外,都沒有家用給她,一切生活所需都要由她負責,她說:「幸好現時在屋企附近的酒樓工作,可以省免交通費,而且又提供膳食,只需每日一餐自己搞掂,可以慳番唔少錢,幫補家用同儲起來退休時用。」
不懂投資怕蝕錢
此外,因丈夫收入不穩定,她預計退休後也無法得到丈夫照顧,故林小姐要開始考慮如何理財。
近幾年,林小姐只將儲蓄做定期,靠利息將資產滾存,但現在息口近乎零,定期息率與活期分別不大,令利息收入大不如前。以前未曾接觸過股票同基金,只是從報章得知有關產品,加上今年以來看到股票、外滙及商品越跌越低,擔心自己不善投資而將手上資金蝕光。她直言:「連保險都冇買過,見到啲大銀行同保險公司都會執笠,但又明白到如果不做投資,怕退咗休都過唔到世,感到好矛盾,唔知點算好﹗」
現時林小姐只有活期及快將到期的定期存款共20萬元,以及強積金約1萬元,丈夫沒有任何儲蓄及投資給她,故只能靠自己準備退休。
林小姐計劃於65歲後退休,目標每月有5000元生活費,按4%通脹率計算,假設退休後回報是5%,退休時需要304萬元。若只將每月所剩存放銀行收息,假設平均年息只有1厘,到退休時只有178萬元,不足應付退休後的生活費。
個案
讀者:林小姐,現年39歲
婚姻狀況:已婚
職業:酒樓侍應
月入:8000元
月剩:約5000元
資產:現金20萬元、強積金1萬元
症狀:對投資毫無經驗,希望以穩陣投資增加退休生活費及盡快買樓
目標:65歲退休後有5000元生活費
分析 保本及低風險投資為主
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指出,現時存款利率近乎零,只將現金放在銀行會被通脹蠶食,按現時每月所剩,必定不夠林小姐買樓及退休的目標。可是,林小姐因工作關係,無暇於開市時買賣股票,且又怕看錯市,自行買股票還要承受股價下滑的心理壓力,故建議投資低風險兼保本的項目。
除風險管理要注意外,張佩儀提醒林小姐要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選擇適合自己取向及風險,兼有合理回報的投資項目,但要緊記回報與風險成正比,回報越高風險越大。若林小姐先完成置業目標,便沒有足夠時間為退休準備,所以建議於退休時才決定是否撥部份積蓄用作買樓。
雖然目前大部份收入可以儲起來,但林小姐亦要準備1萬元作流動現金周轉,其餘19萬元現金可買債券基金及外幣爭取較定期為高的回報。以10萬元投資債券基金,加上月供基金1000元,前者以年回報5%及後者10%計,退休時會有184萬元作買樓。將每月所剩1500元月供股票基金,以年回報10%,加上強積金、外幣及1萬元活期儲蓄,到65歲退休時約有323萬元,足夠退休之用。
林小姐投資回報預測
整筆基金 金額:100000元
目標回報:5% 年期:26年 價值:148萬元
基金月供 金額:1000元
目標回報:10% 年期:26年 價值:36萬元
月供股票 金額:1500元
目標回報:10% 年期:26年 價值:222萬元
整筆外幣 金額:90000元
目標回報:4% 年期:25年 價值:24萬元
月供強積金 金額:800元
目標回報:7% 年期:26年 價值:70萬元
整筆強積金 金額:10000元
目標回報:7% 年期:26年 價值:6萬元
現金活期 金額:10000元
目標回報:0.1% 年期:26年 價值:1萬元
總價值:507萬元
--建議--
置業 退休後始置業
考慮林小姐現時工作地點附近的樓價約135萬元,以實際按息3.25厘、七成按揭、分20年攤還,每月供款約5360元,支出佔收入約七成,銀行批出按揭的機會極低。林小姐除了月供外,還要先付40.5萬元首期,以及支付差餉地租及管理費等費用。即使有按揭機構成功批核貸款,置業後每月已經沒有額外金錢為退休準備,故建議暫時將買樓計劃延後,待退休時再從滾存的資金買樓。計及通脹和樓價升值因素,應準備約180萬元購買,亦要留意樓齡越高的維修支出風險相對越大。
外幣 伺機吸澳元人民幣
現時環球正值減息潮,各國仍有減息空間,暫時應按兵不動,待經濟明朗化再投資外幣,估計明年是吸納良機。
張佩儀建議,林小姐屆時可將手頭現金,分別吸納澳元及人民幣。前者一直為高息貨幣,相信於經濟好轉時,澳洲出口的貴金屬,如黃金及礦產可使其利率保持高企,而資源需求增加亦帶動澳元上升,長線會有理想回報。澳元今年從高位大幅回落,1澳元兌港元已返回03年水平,建議於1澳元兌4至4.3港元開始吸納。
人民幣為林小姐最熟悉的貨幣,人民幣並非自由浮動,但當其他貨幣相繼下滑時,人民幣無可避免亦要向下,加上中國出口增長減慢,相信短期仍有下跌空間,惟不會很多。張佩儀認為人民幣未來仍然是強勢貨幣,當每百港元兌94元人民幣時可吸納長線持有。不過,以1個月定期為策略,可隨時應急。
月供 主攻中國股票盈富
除了人民幣可以長期持有外,中國股票亦可看高一線,建議以月供1000元投資中國股票基金。原因是中國於金融海嘯中影響較歐美少,長線極具升值潛力,由專業的基金經理投資,藉基金投資於不同行業,有分散風險的作用。
至於現有存款,可以投資到91年成立的鄧普頓環球債券,成立至今的往績都為向上,且波幅不大,即使於今年市況波動,回報約5.5%。這基金投資於世界各地政府或政府有關機構所發行的債券及貨幣,投資多元化適合穩健的林小姐。
買盈富可分散風險
此外,可以月供1500元投資盈富基金(2800),不但息率吸引,又可以平均成本法作長線投資,盈富以香港各藍籌股為基礎,包括不同行業,可分散風險。
基金組合表現
鄧普頓環球債券 金額:一筆過15萬元
三個月過往總收益:+2.14% 年初至今過往總收益:+5.49%
1年過往總收益:+5.43% 3年過往總收益:+9.02%
5年過往總收益:+7.96%
施羅德環球中國優勢 金額:月供1000元
三個月過往總收益:-25.34% 年初至今過往總收益:-50.72%
1年過往總收益:-53.29% 3年過往總收益:-
5年過往總收益:-
註:截至12月9日
資料來源:晨星(亞洲)
額外 供年金兼享危疾保障
張佩儀指出,市場上有多種退休計劃可供選擇,可按計劃退休年齡或供款年齡購買,以年金較適合林小姐。原因是林小姐現時沒有購買任何人壽或醫療保險,建議從現在開始月供年金,既可有免費的危疾保障,亦可減輕退休負擔。若選保額53萬元的計劃,每月約供2257元,直至65歲。
到65歲退休時,假設每年回報率有3.5%(表2),林小姐每月可有5000元的生活費,而若年回報增至5%時,退休生活費更可多約1000元。雖然有被通脹蠶食的風險,但對退休生活有一定保障。年金不但可提取至100歲,當年屆100歲時,更可獲得一筆過的金額,以年回報3.5%計,約有210萬元。
理財疑難專家幫你
如果你在理財路上有任何疑難,歡迎你寫信來,只要你寄來的資料夠詳盡,並附上聯絡電話,理財版會幫你安排與理財專家面談,免費為你度身訂做更適合你的投資組合。
傳真:23703886;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郵寄: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八號《蘋果日報》二樓理財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