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云的感慨 - 李怡

不知所云的感慨 - 李怡

你每天盯着網頁看股市漲跌,心情也為之起落不定,因為你的財產在金融風暴中大大縮水了。在財政重傷之下,是不是該住醫院?
不過,當生活中發生了另一樁事,你就對股市漲跌、財產縮水感到漠然了。因為與此相比,財產重傷之痛不算什麼。
你每天關注新聞、球賽,為此喜為此憂為此怒為此哀。不過,當生活中發生另一樁事,你會突然對平日關心的事情感到漠然。因為這件事幾乎吸去了你全部的關注。
你每天有許多朋友來往,你愛談天說地,你也關懷旁人。然而,當生活中發生一樁事,你對所有的其他交往都會感到淡然。不是你不再把他們當朋友,而是你的心已被那一樁身邊事給牽引了。
莎翁說過一段我至今記得的話:「新的火燄可以把舊的火燄撲滅,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減輕,頭暈目眩的時候,只要轉身向後;一樁絕望的憂傷,也可以用另一樁煩惱把它驅除。」
但頭暈目眩時,能不面對而轉身向後嗎?
約三十年前,我編了一本《中國新寫實主義文藝作品選》,把文革後湧現的暴露大陸陰暗面的文學作品彙集向海外介紹。為此,我寫了一篇序,序中有這麼一句:「每一個人都有更多的勇氣去忍受別人身上的痛苦。」本是順筆寫來,不料卻獲得當時的儒學大師徐復觀先生在他的一篇雜文中謬贊,我因此倒把自己寫的這句話給記住了。
雖然是自己寫的,現在來看卻其實沒有切身體會。我一向自認是悲觀主義者,對人間的苦難永遠都敏感,現在老了還是同年輕時一樣。很難「現實一點」。不過,其實我也是一個「有更多勇氣去忍受別人身上的痛苦」的人。這一點,最近才真正體會到。
這篇小文像是寫給自己看的,有點不知所云。請讀友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