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隨着中西醫結合治療日趨普及,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也加強與西醫方面的合作,不但與醫學院及理學院合作進行基礎研究,今年更與三間公立醫院合作開展臨床研究,了解中醫藥及針灸對治療或改善抑鬱症及更年期綜合症等疾病的效用;又在中醫藥課程中引入西醫學科,促進人才培訓,有助中西醫結合治療發展。
課程融合西醫知識
該學院院長童瑤表示,該院自2004年起已與醫學院及理學院合作,開展跨學科中醫藥課題研究。由於本港並沒有中醫醫院,要展開中醫藥人體臨床研究較為困難,故需從公立醫院入手。童瑤表示,今年會在三間公立醫院展開研究項目,包括與九龍醫院合作進行針灸治療抑鬱症臨床研究,在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進行針灸治療腦受損後遺症研究,以及在瑪麗醫院婦產科開展中藥複方治療更年期綜合症的研究。
中醫藥學院自06年起,開辦西醫學習中醫的證書課程,讓西醫對中醫有基本了解,促進本港中西醫交流合作,每屆吸引50至80名西醫及護理人員修讀,現計劃於明年開辦相關的碩士學位課程,為證書課程畢業生提供深造機會。
童瑤指中醫全科學士學位課程也融合了西醫知識,中醫學生須在瑪麗醫院西醫診斷學系及內科進行臨床見習,令畢業生具備與西醫交流的能力;課程同樣重視中醫臨床實習及科研,學生在第五年進行為期40周內地臨床實習,明年更會與上海中醫藥大學進行交換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