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出人意料的得到法院批准保釋候審,據說今天將會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恢復工作。以阿扁有仇必報,不甘寂寞的性格,他離開拘留所自由活動後肯定不會靜待法院開審案件,他肯定會千方百計挑動爭議,他肯定會用盡各種方法令族群、政黨、南北矛盾激化以轉移社會的視線,以修補自己的形象。對台灣政府及兩岸關係來說,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出現更多麻煩及困難。
事實上台灣法院讓阿扁保釋候審的決定是讓人莫名其妙,難以理解的。毫無疑問,法院不應因陳水扁的特別身份而對他有特殊的規限,或對他特別從嚴處理。但他所觸犯的不是普通的刑事案件,而是涉及數以億元計公帑,涉及數以億元計非法捐款的重大貪污案。而一旦定罪,陳水扁肯定要面對長期監禁甚或是無期徒刑。像這種干犯重罪的嫌犯通常的做法是繼續羈押至案件審結為止,不會讓重犯保釋的。現在台灣法院不但讓阿扁這個犯重大貪污罪的嫌犯保釋,又沒有定下較嚴格的保釋條件,讓他可以自由在台灣各地活動。這樣寬鬆的做法不是太奇怪了嗎?
此外,陳水扁不但是幾宗貪瀆案的主犯,不但是整個「貪污集團」的首腦,他還掌有大量政治資源,還有不少政治盟友及支持者。當他回復自由後,他絕對有能力透過不同方式及渠道影響案中的證人,影響案件的調查工作,影響其他被告人。可以自由活動的阿扁甚至有機會促使某些涉案的人物改變證供,又或是毀滅證據,令整個調查工作困難重重,令司法程序受干擾。台灣法院有甚麼理由冒司法程序受干擾的風險而釋放阿扁呢?
另一方面,調查當局仍在追查其他與扁政府相關的弊案。這些案件不一定牽涉陳水扁本人,但跟他的親信及幕僚都有密切關係。在阿扁重獲自由後,他為了自保,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將會傾全力妨礙調查工作,將會盡力把涉案資料收藏或銷毀。換言之,法院的決定已為其他相關案件的調查工作造成新的困難。
根據台灣法院方面的解釋,陳水扁身為卸任總統,逃亡海外的機會不大,故決定讓他保釋,只限制他不能出境及出海。陳水扁逃亡海外的機會的確不大,因為他離開台灣便將失去大部份的政治能量。問題是棄保潛逃的機會大不大只是其中一個該考慮的因素,其他如罪行的嚴重性,對案件審訊的影響,對司法公正的影響同樣不應忽視。只可惜台灣法院今次沒有全盤考慮讓阿扁保釋所產生的惡劣影響,只基於他「無逃亡之虞」就讓他再次自由活動,這實在讓人失望及遺憾。
當然,法院的決定已是不能改變的事實,阿扁在政治上發動「反擊戰」也是不能避免的事。現時最重要的是法院能盡快開始審理幾宗弊案,一方面消耗阿扁的政治能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弄清楚案件的真相,減少爭議。若果讓案件拖延一段長時間,事情只會越描越黑,所產生的政治爭議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激烈,甚至會掩蓋兩岸三通帶來的好處,甚至會削弱三通帶來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