軻 董 - 軻貴妃

軻 董 - 軻貴妃

一年將盡,一鼓作氣好好整理實在是亂得不能再亂的衣櫥飾櫃,丟了兩大袋衣物之餘,最大的驚喜,是重新發現心頭好。
那是一條我早以為丟掉了的古董頸飾。到二手店和「夜冷」鋪尋寶的癖好從留學倫敦那年開始,溜進各大小街頭的古物店、或在周末的露天市集,總會買到稱身合意的六、七十年代大衣和四、五十年代珠片刺繡小手袋,來自各個年代林林總總的古物,散發出獨有的陳舊味氣,凝結成倫敦記憶的重要一節。
回來後,憑藉對這種古物氣味的懷念,把我帶到士丹頓街與伊利近街交界的店子。那年,店子算是最早進駐當時還未叫「蘇豪」的魅力小區成員之一,偶爾經過,驚為天人。陳設貨品氛圍氣味……歐洲感覺絲毫不差。數次到訪,幾經留連,終於碰上那年的生日禮物──一九一零年代出品、白底藍邊中間有花圖案的新藝術風格(ArtNouveau)搪瓷吊墜的銀做頸鏈。曾經的至愛,卻於年月雜物堆積和煩瑣紛擾中,慢慢消失於房間內某個角落。
在出其不意之際,以為失落的卻失而復得,猶幸別來無恙。是夜,又再走到店子,才驚覺它守護着早已變臉無數次的小區已經十年了。往西行一直走,另一間古物店正為本來已經引人入勝的必列啫士街帶來更多趣味。在重建變天之前,抓緊時機好好感受這個韻味無窮的小社區。感謝它們的存在,還是能在香港找到透氣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