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出第一步 - 陶傑

邁出第一步 - 陶傑

什麼叫做決策?對「決策」天生恐懼的人,不要賴在決策的席位上,決策,不需要中環精英,只需要一個男人的膽識。
英國天空電視台,播出了一個癱瘓病人到瑞士求安樂死的過程,引起爭議,首相白高敦反對,認為違反廣播道德,但奧斯卡的最佳紀錄片得獎人卻支持,覺得人有權死得有尊嚴,只要本人同意,把安樂死提出來,讓大家來議論。
這樣的節目,從來沒有在電視播過,天空電視台的編導和行政管理人,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決策的人,一定知道安樂死播出來,會遇到強大的反對聲浪,觀眾和團體組織的抗議電郵,會雪片飛來,但有一半人反對,必有另一半人支持,電視台的決策者,不理會反對的聲浪,權力在他手裏,信仰在他心中,這是一個電視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創舉,他來當第一個。
換了在一個怕這怕那──怕觀眾投訴、怕廣告商不滿、怕婦女兒童和其他的人道組織抗議、怕政黨份子在立法會聲討、怕「外國」沒有「先例」可援,決定做這樣一件事,「中央」會不會不悅?當一個社會的紅酒雪茄精英幫,哈佛MBA學位其外、小男人的怯懦其中,一切都聽外國顧問,看美國和加拿大有沒有「先例」才敢模仿,這樣的社會講「創意」,天天在喋喋不休研究行政領袖學,有多少前途?
美國出了一個奧巴馬,中環也有人跟着問:「香港何時有自己的奧巴馬?」這種思維,本身就是三等的,因為他自己從來沒想到過做第一個,等到美國有了第一個,他只能怯畏地問:我能不能做第二個?
現在,英國有了安樂死的第一個節目,「外國有先例」,即使膽敢模仿,也沒有開創歷史,因為第一個把女人譬喻為鮮花的人是天才,以後跟着用這種譬喻的,都是庸才。
英國首相府對節目表示不滿,電視台的老闆怕不怕?
怕就不幹這行。首相有他自己的觀感,但政府的意志左右不了一家電視台。香港如果想鼓勵創意,真的有誠意讓中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倒要參考一下這樣的「外國先例」:一家電視台,敢第一個作出播安樂死的決定,這是表達對人道和死亡的一種看法,我的看法,許多人不一定同意,但可以一起議論。
但這樣的「外國先例」,香港敢不敢跟隨?不敢的,因為怕。如果怕,就不要再問:香港,甚或更荒謬而虛妄:中國,何時會出一個奧巴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