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今年7月訪港,曾發表要求香港行政、立法、司法機構互相合作的言論,結果遭法律界批評影響司法獨立。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昨日親自為香港司法獨立護航,強調法院並非決策者,只依法律原則判案,任何政治和社會問題應交由政治解決。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李國能的言論是一次非常清晰的澄清,重申司法保持獨立的重要性,「令大家知道法庭就係跟法律判案,唔會搞三權合作。」 記者:林俊謙、莫劍弦
習近平7月訪港時,曾在特首曾蔭權、李國能及多名主要官員面前,公開要求「特區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三個機構,應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當時大律師公會曾立即公開反駁,但李國能一直未有回應。
司法覆核提升管治質素
李國能昨日為「有效的司法覆核:良好管治的基石」會議開幕致辭時,指近數十年香港司法覆核案件急劇增加,當中有挑戰行政決定的有效性,也有質疑有關法例在憲法上是否有效。他強調,司法覆核是良好管治的基石,能確保管治公平合法,令管治質素得以提升,是法治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徵,「市民可以藉着司法覆核,防止公共權力被濫用,從而得到保障。」
李國能又指出,司法覆核案件增加,已改變香港和其他地區的法律環境,「凡與政府運作相關的人士,都必須適應這個新憲制環境,而且更應以建設性和正面的態度,看待司法覆核案件增加的現象」。李認為,政府應該合法而公平地行使公共權力,「這是良好管治的根基,也是取得市民對政府運作的信心和尊重所必需」,但法庭並不能就現代社會所面對的任何一項政治、社會及經濟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任何政治、社會或經濟問題,都只能經政治過程謀求適當解決辦法。」
議員:政府應一早澄清
本身為資深大律師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認為,李國能的言論是對習近平「三權合作論」一次非常清晰的澄清,令市民知道本港司法制度不會受有關言論影響,「政府搞到要個法官自己出嚟講,其實已經唔啱,如果政府對法治係有承擔,應該係一早出咗嚟澄清。」梁又指,李國能的言論重申了司法獨立的重要性,「佢講清楚法庭就係跟法律判,唔可以有其他考慮,呢個係非常清楚嘅澄清,令大家可以釋懷。」
法律界議員吳靄儀稱,司法機構平日並不多機會回應「三權合作論」,李官昨日趁機就此澄清十分重要,「因為三權合作論的想法實在好危險,即係話法院作出判決前,要先考慮係咪會對政府不利。」
習近平 7月訪港發言
‧特區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三個機構,應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三個機構應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依法施政
李國能 昨日發言
‧法庭並非擔任決策者的角色
‧任何政治、社會或經濟問題,都只能經由政治過程謀求適當解決辦法
‧應以建設性和正面的態度,看待司法覆核案件增加的現象
‧司法覆核是良好管治的基石,能確保管治公平合法,令管治質素得以提升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特稿
左派指司法覆核「搞亂香港」
早在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要求本港司法機關應與行政、立法機構互相合作之前,不少親北京人士已公開或私下批評泛民主派利用司法覆核,阻礙特區政府以行政主導施政。有法律界人士稱,今次李國能發言顯示法院保持司法獨立的決心,但恐怕會再觸怒一些極保守左派人士及內地處理香港事務的官員。
李國能或會被針對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由於中、港兩地司法制度差異,不少內地處理香港事務的官員對特區法院多次在司法覆核案件判決中,推翻行政機關的決定頗有意見,指削弱特區管治之餘,要中央出手解釋《基本法》,令中央尷尬,「有內地官員話唔係終審法院當年對居港權嘅判決,中央唔使出手人大釋法,俾人批評干預香港。」
雖然近年中、港兩地司法界交流日增,不少年輕司法官員及學者均認同內地有需要學習香港司法獨立,但該法律界人士說,由於不少掌權者仍然抱着法庭是國家機器一部份,不接受司法監察政府觀念,李國能昨日的言論恐怕再次觸怒一些內地保守官員、甚至本地左派人士,「佢哋覺得李國能任由民主派濫用司法覆核搞亂香港。」
本報記者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對李國能發表的言論,你有何意見?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