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特首有力扭轉士象不全的殘局嗎? - 盧峯

蘋論:特首有力扭轉士象不全的殘局嗎? - 盧峯

特首曾蔭權先生昨天在演說中多次以捉象棋的用語來表明特區政府有全盤策略應付今次金融海嘯,例如認為提供百分百存款保證、貸款支援中小企及創造六萬個職位令香港在棋局中保住「士象全」,不會輕易被「將軍」。而加強港深、港粵合作,加快與內地經濟融合則令香港有「車馬砲」足以在全球競爭中爭勝。按照曾特首的說法,香港「將車馬砲士象」都齊全,完全有能力應付金融海嘯,並有力在新一輪的全球競爭中拼勝。
在社會或經濟發生危機時透過演說,透過特別談話振奮人心是很多政治領袖或官員愛用的招數。但若果演說對時機及局勢拿揑得不準確,很容易變成自誇或自我吹捧的東西,不但鼓舞不了人心,反而給人一種死撐的感覺。曾特首昨天的豪言壯語就充滿了這種自我抬捧的味道。
在金融風暴爆發後,特區政府無疑採取了不少補救措施,包括為銀行存款包底及設立一千億元的信貸保證計劃。但這些措施頂多只能緩解一下資金緊絀的危機,頂多只能避免金融海嘯癱瘓本地經濟,卻不能令香港避過企業倒閉潮,卻不能令數以千計上班族避過裁員的命運。事實上企業倒閉及裁員的風潮才剛開始,誰也不知道最壞的情況會怎樣,誰也不知道還有多少上班族將會在未來幾個月或一年失去工作。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特首所謂政府能保住「士象全」甚麼意思呢?那被迫倒閉的企業、失業的市民都是不需保住的「兵卒」嗎?
更根本的是,金融海嘯的冲擊及影響還未完全浮現。歐盟、美國、日本步入衰退只是第一步而已,其他國家及地區還只是剛剛感受到壓力,其中中國的情況特別讓人擔憂。根據剛公佈的經濟數據,中國出入口在上月份錄得多年以來首次負增長,而且跌幅並不少;單單入口就急跌百分之十八。要知道十一月份不過是中國受金融風暴影響的第一個月份,往下來的情況肯定更惡劣,往下來出入口的跌幅只有更顯著。在外圍形勢這樣凶險的情況下,特首誇口可以保住打工仔職位、保住信心不是自誇了嗎?難道他認為當中國美國經濟大逆轉時小小的香港能全身而退保住「士象全」嗎?
至於說加快與內地融合,加強港深、港粵合作可以提升香港競爭力,令香港在下一輪全球競爭中得利也是一廂情願的想法。香港早已是外資進入中國的主要窗口,香港早已是內地企業及資金走向世界的主要渠道;再加快加深融合,增加兩地的車流人流都不會進一步強化這個窗口的角色,都不會提升香港對外資及內地企業的吸引力。既然香港還是老樣子,還是扮演差不多的角色,特首所說的「車馬砲」,特首所說的新競爭優勢究竟在那裏呢?
其實,即使是美國候任總統奧巴馬或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國際經濟形勢將如何發展也心中沒有底,更談不上有全盤策略可以克服,只能見步行步,摸着石頭過河。香港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微不足道,所得到的資訊相當有限,曾特首憑甚麼說有全盤策略下好這盤史無前例的「金融海嘯棋局」呢?這不是太不自量力了嗎?
周一至周六刊出